工礦廳副廳長兼市工商局局長郭靜唐發言全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34068
颗粒名称: 工礦廳副廳長兼市工商局局長郭靜唐發言全文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0年杭州市第四次各界人民代表會議,郭靜唐代表自由發言全文。
关键词: 郭靜唐 發言 全文

内容

(本報訊)杭市第四次各界人民代表會議,郭靜唐代表(省工礦廳副廳長兼市工商局局長)自由發言全文如下:主席團,各位代表:
   我就產銷和公私關係兩問題,發表一點意見。杭州市工商局是杭州市人民政府一個工作部門,它的工作和工商界關係最密切。它不但有責任維護工商業的正常利益:而且它有更大的責任領導工商界去改善廣大人民的生活,爲廣大人民的利益服務。
   這一年來工商局做了不少工作,獎勵扶助正當工商業的恢復發展,打擊投機倒把不正當的賣買行爲,堅决執行政府有關工商業的法令,管理市場,穩定物價等等的工作,是有收穫的。當然,在工作中還有許多缺點和做得不够的地方,我們對於新民主主義經濟範疇中,工商業發展的方向,在去年六七月間早就提出,但是不够具體,因此還不能引起大部份工商界對這問題的重視,尤其在去年秋收以後市場情况好轉,物價仍有波動,更麻痺了對於困難的警惕。受毒十多年的投機心理一時轉不過來,生產經營一切還是老一套。今年二、三月以來,物價穩定,我們一部份看紅盤的多頭朋友,失了眼,兩面巴掌,手忙脚亂,哭笑不得。
   我們在執行政府法令,行政管理的工作上,還不够有力,因此使某些不正當的犯法的賣買,還在地下活動,或半公開的活動,甚至有公然違反法令的行爲,例如金銀賣買、買空賣空壓價哄抬、非法剝削等,未能完全絕跡,有不少店廠不經批准自行關門,化整為零。市場管理和貿易工作脫節,因此在扶助生產、調劑市場、掌握物價等方面,不够有計劃,緩急輕重不合拍使工商界感到捉摸不定,苦樂不均。
   我們工作同志因爲經驗缺少,水準不高,因此在工作作風上有不少毛病,有時使工商界感到不愉快,受到不必要的麻煩。
   凡此,都是我們工作上的缺點,我們要檢討改進的,並希望工商界人士給我們批評。
   現在談到產銷困難問題,許多代表已作了很好的分析,並且提出了克服的辦法,一般認爲生產與消費不平衡,資金周轉不靈,購買力薄弱,市面蕭條,本身生產經營方式不合環環。都是造成困難原因,我認爲應該特別强調最後一點,必須把生產經營加以澈底改造。
   市面是蕭條的,但蕭條的是現在勞動人民所不需要的部份,現在勞動人民所需要的却並不蕭條。換句話說:適應生殖民地半封建官僚資本需要的行業是蕭條沒落了,而合乎新民主主義需要的行業在上昇,在走向繁榮。這點有工商組提出的行業店戶增減統計可證。農村購買力較之抗戰前是薄弱得多,但比比解放前並不減弱多少,雖然在去年歉收,今年春荒的情況下,只要土產有些出路,購買力還是有的。舉一個例:前幾天有一個嵊縣長安鎭商人在杭州批買了百來疋上海來頭布還不够,又到□海去配了三千萬元的布。運到長安鎭去賣,我問爲什麽不買杭州織的布,說是長安鎭好銷的是黑布,毛藍布深色士林布,花花綠綠的布,杭州出產的白細布,條子布價錢也貴不好銷。可見不是農民不要布,而是我們生產的布不合農民的胃口。白細布當皮球踢是好的,但一尺一尺的賣給農民銷路不多,消費者要消費的,生產者不生產:生產者生產的,消費者不要消費自然生產消費會不平衡,生產品不能賣出去,資金當然週轉不靈,農村也需要些綢,需要短衫料,城市人民也需要樸素耐穿的皮鞋,而我們的綢廠,織的還是花巴黎,克利緞,漂亮的旗袍料,皮鞋店的櫉窗裏還擺着高跟皮鞋,跳舞皮鞋皮拖鞋,我們天天喊面向農村,面向勞動大衆,而農村和勞動大衆却白眼相看,遙遠地面對着面,却不曾碰頭握手。我們有不少的工商業家心底裏還對上海害單想思,覺得從前生意好做。
   農民和勞動大衆的購買力小,他們更需要一點便宜合用的貨物,農民從前化二斤米買一尺布,現在只肯化一斤半或一斤米買同樣的一尺布,多了寗可不買;而我們布廠的生產成本,還非賣兩斤米一尺不可,結果或則虧本賣,或則囤着不賣。關於商業經營,極大部份還是「一筆生意,三年坐吃」,「三冬靠一春」的想法,呆坐在櫃台上,幻想他們的好市面到來;不作長流水打算,不作一蠅頭之利、十一之利」打算,不作規規矩矩老老實實的打算,還是想用時間賺錢,不積極從空間去賺錢,不積極向廣大農村、向全國城市打路道,台州的茶葉只銷營口,在營口,台州茶葉很好銷,但沒有茶商去經營,茶商們還只做他們的「旗鎗」老龍井。
   客觀的環境變了,我們的工商業家還是以不變應萬變,這樣安得不虧本倒楣,關廠歇店。這當然並不是說杭州工商界全部都是如此,他們也想變,也决心想改造,而且有的已經在初步改造了。但改造得很不够,許多還是形式的改造,實質上變得很少,甚至換湯不換藥現在所以減輕成本,還只是裁員減薪,沒有從科學的經濟核算生產管理着手,例如聯營的辦法,是一種新形式,但是實際內容只是合併而已,只把舊機構舊人事合併起來,生產如舊,經營如舊,一切如舊這是很危險的。
   工商業要克服產銷的困難,非把自己的生產經營克服改造不可,必須把舊的一套腐爛的東西,改成爲合乎新民主主義經濟要求的才有生路,否則,全國國民經濟大大好轉,你這個背時店,背時廠,還是要沒落的。但如果能好好改造,那麽現在的各行各業,是有前途的,工商小組提出的認為無前途的十五個行業,我認爲不是完全沒有前途的,例如最無前途的製香業,只要改造生產,改製蚊香,就有生路。其他各行各業只要就其本行原有基礎改造生產,都是有前途的。
   所以改造,不僅各行各業各店各廠本身必須改造,就是整個杭州的工商業須要有計劃有步驟的通盤具體的來做這須要工商聯、各同業公會大家一齊動手,工商局是有責任來主持這一工作的。
   在這次會議上,工商聯已把自身改造的問題提出了,有效的辦法也提了,以後是須要實行了;但改造是艱鉅的,有一個過程的,現在公營工業,從官僚企業改造成為人民的企業,還是在摸索過程中但我們有信心可以改造得好的,希望工商界對於自己生死攸關的大事,加强信心,耐心的堅决的來改造自己。
   公私關係的問題,工商小組提出許多意見,有的意見是值得公營企業方面注意改正的;但也有不少意見是誤會或不了解公私正確關係所致的。
   公營企業方面,工作是有缺點的,例如公私兼顧的原則不能很好結合具體,經濟領導方式不懂,對私營企業要求過高,包辦代替行政職權,業務不熟悉,個別的工作人員有點特殊感,不能很好的去團結私營企業,這是公的一方面的缺點。此外私的一方面有的對於新民主主義經濟中國營企業的性質,認識還很模糊,有的甚至當做官僚資本看待,有的對於公營企業存着很大顧慮,認為威脅自己的生存,有的想依賴公營而不能如願,有的在公私交往上,顯得很不老實,因此過去公私關係搞得不够好,不能各得其所,是有些「混」,但還不到「亂」的程度。
   國營企業領導私營企業,這是共同綱領所規定的,所謂領導,就是指示生產方向、經營方針,領導私營企業向正規合理發展的道路上走,並不是國營企業統制了私營工商業,更不是大資本吃小資本,在法律面前公私平等,公營企業沒有特權,同樣納稅同樣服從法令,同樣受管理,在工商局的行政管理市場管理上,對公私一視同仁(除非法令上另有規定),而且公營企業要起模範帶頭作用。
   公營企業在公私兼顧的原則下,應該視力之所及扶助私營企業。在杭州公營企業扶助私營工商業的工作,做得也不少。杭州私營織布廠、紗廠絲廠綢廠、加工廠鉄工廠等,就靠公營企業的支持,組織聯營、合作、給予種種幫助,各專業公司收購不少工業品,銀行貸了上百億的款,這是眾所周知的,有統計數字可證公營對私營的兼顧,是做到了的;但私營方面呢?固然大部份能做到私而顧公,但也有不少是私而不顧公的,例如糧食加工廠,有好幾家偸了公糧做生意,虧了本,欠公粮還不出。浙東油廠鑽公家空子,不事生產做投機,銀行放了不少的呆賬收不起,此外拿了定錢不交貨,交貨不及時,產品不合格,公家吃虧的事、例子是很多的,這種私而不顧公,結果公私大家倒霉,這不是公對不起私,而是私有負於公的。
   工商小組對於公私關係提出了不少意見,而工業方面和商業方面有不同的,工業組提出的,主要是業務技術問題,如加工的數量不够,加工費不够手續繁雜原料不及時規格多變等等,凡此都可以從長計議加以合理調整的,此外要求多多幇助生產改進,這是公家應該接受,盡力幇助的商業方面所題是有關原則問題的,他們認爲公營企業發展,威脅私營公商業的生存發展,覺得前途黯淡這想法是不正確的,國營貿易方面杭州有八大專業公司,還有就要設立的零售公司,私營商業有些害怕,公家的貿易機關主要任務是穩定物價調劑市場、保障改善人民大衆的經濟生活,爲了担負這艱巨的任務,因此現在杭州的幾家國營公司都做虧本生意的,收繭代繅絲是虧本的,收棉花代紡代織是虧本的,把杭州十九萬三千元一石的米運到寗波去售二十萬一石,這樣使物價長期穩定,這對正當工商業經營上是根本有利的條件,只有投機倒把的無所施其技了。私人商業大大可以做却沒有人去做,例如茶葉,公家是收不完的,尤其是內銷茶,極需私人去投資,土產如火腿、猪毛、鷄毛、乾菜,工業品如扇子、花邊、草帽等都可以出國賺錢,却沒有人去做。桐油,仙居、海門不到四十萬一担,運到杭州賣給油脂公司可得五十三萬,每担可淨賺六七萬到八、九萬,却沒有人去做。公營貿易做的只是一部份主要物資,許多物資的運銷交流:都要靠私人去做,誰說沒有生意可做,「死店活人開」可做的生意很多,生意的路,很多很廣,却不去大胆的走,大家掮在一起喊救命。
   商界現在最怕的,是公家要開零售商店,是的,公家爲了要保證物價穩定,供給廣大人民的需要,不但要做批發而且要做零售業務,只做批發,不做零售、還是無法掌握物價的,不能保證人民需要的。例如前一、二個月粮食公司的中白米每石二十一萬多,而「升斗小民」却要吃二千五百元一升的中白米。現在粮食公司設了零售這種現象就少了。私人的粮店因無法取巧,自然受些影響,但私營米攤增多了,薄利多銷生意反好了。凡是勞動人民有需要的地區,公家就去設店零售,即使那地區開店一定要虧本的,也是要去設的。而私人因無利可圖是不會去開設的公營零售店是保證供給廣大人民的生活需要的工商小組提議公做批發,私做零售這種「井水不犯河水」的想法,是不對的,公私都可做批發和零售,私營的儘有廣大的業務可做。
   小組又提出有的私營行業被公營的擠垮了,其實許多行業不是被擠垮的,而是他們本身的信用不好,經營腐敗,在營業競爭中,優勝劣敗,那有不垮之理,例如運輸業、營造業中有不少家數,他們的槍花,大家是熟知的,有誰去相信他,不垮何待。
   小組發言打一個譬喩,說是新民主主義經濟的公私企業,對封建殘餘及帝國主義經濟作鬥爭,「好比一支武裝部隊,公營是大炮,私營是步槍機關槍,大砲應該掩護步兵衝鋒現在大砲不向敵人放,而打了自己的隊伍」,這個譬喻非常不恰當,大砲是準對着敵人放的,决不會向自己人放只是步兵隊中有幾個新兵初上戰場,職到大砲聲嚇昏了,以爲大砲放放到自己頭上來的,他就臨陣逃脫逃到香港去了。
   總之,私營工商界,在過渡期內,不合需要和經營不善的,是要垮的,但一定有新興的起而代之,這其間一定有起伏變化,想原封不動是不可能的,但就整個私營工商業來說,它有很光明的前途的,它是能發展向上的。不要顧慮,不要悲觀失望,希望大家力求進步,大胆前進!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郭靜唐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杭州市工商局
相关机构
杭州市人民政府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杭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