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人民幣下鄉促進城鄉物資交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33789
颗粒名称: 推行人民幣下鄉促進城鄉物資交流
并列题名: 華東軍政會十三次行政例會通過指示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0年5月16日華東軍政委員會舉行的第十三次行政例會上通過華東軍政委員會關於推行人民幣下鄕促進城鄕物資交流的指示。
关键词: 華東軍 人民幣 物資交流

内容

(上海二十三日訊)華東軍政委員會於十六日舉行的第十三次行政例會上通過華東軍政委員會關於推行人民幣下鄕促進城鄕物資交流的指示。全文如下:
   ㈠自中央人民政府實施財經統一的决定後,國家財政收支接近平衡,全國物價日趨穩定,十二年來,由於通貨膨脹痛苦引起的人民重物輕幣的心理,已經開始有了轉變,尤其在華東各省、市、縣城區及交通發達的較大鄕鎭中,人民幣已經廣泛流通,人民幣的信用已經提高和鞏固了。但在農村及較偏僻的小集鎭中,仍存在着以物易物和使用銀元的現象。這種現象如不迅速消除,將阻滯城鄉物資交流,妨礙城鄉生產事業的恢復和發展。
   ㈡根據上述的有利情况,推行人民幣下鄕增强物資交流的客觀條件業已具備關鍵就在於掌握時機,加强組織和領導工作,以擴大和鞏固人民幣在小集鎭和農村中的使用。各級人民政府必須重視這一工作,並檢查其執行。
   ㈢具體的辦法是組織城鄕公營貿易機構與合作社,運送農民所必需的物資如粮食、肥料、農具、布疋和其他日用品到鄕村中去出售,貨價指定只收人民幣,不得以其他幣物抵換。另一方面,各專業公司必須經常並大量的收購農村物產如絲、茶、蔴、烟葉桐油和其他手工業產品等。適應農村需要,保護農民利益,這是鞏固人民幣信用,穩定農村物價,推行人民幣下鄉,促使城鄉物資交流的中心環節。
   ㈣不論運銷和收購工作,應該根據貿易部統一價格的原則,並參照當時當地的供銷情形,規定合理的售價和收價。
   ㈤應該以縣為單位,有重點和有步驟地進行這一工作,初步選擇若干重要集鎭建立公營零售商店(幹部條件好而需要大的地方可以多建立)。其已有較健全的合作社組織的集鎭,可委託它們爲零售代理店;在沒有合作社組織或已有而不够應用的集鎭,應該由各級人民政府協助合作領導機關,建立供銷、運銷、生產、信用等合作社。公營貿易機構必須重視合作社的作用,儘可能給以必要的幫助,使之成爲自己有力而可靠的助手。同時應注意組織各集鎭、各鄉村中的小商小販,按照公平的批發價格,售以整批貨物,使之深入農村,展開推行人民幣的工作。
   ㈥由於目前農村中人民幣缺乏,須先投入適當數量的人民幣到農村中去。最近在產麥區應進行收購農產品及副產品,在產麥較少地區,人民銀行應根據實際情况發放貨幣農貸。對繼續使用銀元的地區,應堅决禁用銀元,同時由人民銀行在鄕村中進行收兌銀元工作。
   ㈦辦理國家稅收,及公營貿易機構與合作社等進行交易時,必須堅决執行以人民幣計算並收付的原則。同時應在農村集鎭中,展開宣傳工作,向農民說明人民幣的穩定情形,宣佈公營商店出售貨物的價格,並指出不用人民幣計價而以貨易貨,對買賣雙方均不便利,且易遭受損失等利害關係。必須根據當地實際情况生動事實去進行這一宣傳。
   ㈧公營商店應以當地優秀幹部爲骨幹,動員和組織留用及編餘的有管理及計算才能的人員,到農村中爲廣大農民服務,爲城鄉物資交流服務。對於當地農民所需要的物資,須查明可能的銷售量,並適合於季節性,及時的適量的運達。要防止將不適合當地農民需要的物資盲目運去,致造成擱住資金、浪費運力、增加成本的無計劃狀態。
   各級人民政府對此指示務必召集有關部門切實討論和佈置,並將執行情形向本委員會具報。
   主席饒漱石五月十六日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机构

華東軍政委員
相关机构
中央人民政府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