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記綢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33032
颗粒名称: 芸記綢廠
并列题名: 怎樣維持生產的?
分类号: F427.653
摘要: 1950年5月15日当代报登载的芸記綢廠的生产发展史。
关键词: 当代报 芸記綢廠 发展史

内容

芸記綢廠是一家小型工廠,廠中做工的工友,時間長的有十多年,短的也有六、七年。不久前他們遭遇到困難,曾經一度停工。由於政府的扶助,勞資雙方共同設法克服困難,一方面代織外銷綢,一方面籌集資金自織九霞緞,於四月一日復工,現在情形很好,基本上維持生產已無問題。
   芸記廠是在一九三五年創辦,設備方面有織綢機十二台及各種附屬設備,工人共十六人。過去主要是代上海雲章綢莊織造九霞緞,自己沒有生產計劃。今年二月初,雲章停止發料,於是便在十四日停工。
   廠中停工後,勞資雙方都非常焦急,大家各方討論復工問題,由於雙方都認識絲織業是有前途的,只要能克服暫時困難,以後一定有發展,便决定同心協力,設法恢復生產、於是一面積極向蠶絲公司申請代織外銷綢,當經批准代織八台,共織「花巴黎」四十四疋。一面由資方向親友借貸,凑集七十五斤絲,自織二台,仍舊織九霞緞。這樣,便在四月一日正式復工。
   復工以後,勞資協商,精打細算,决定實行預算制度,力求做到收支平衡。在編訂預算時,勞資雙方彼此照顧,勞方照顧到資方生產成本,使免受虧耗,以便生產能維持下去。資方也照顧到工人最低的生活要求。
   編製預算原則上是决定量入為出,比如在四月份代織外銷綢四十四疋,依照蠶絲公司規定每疋工繳是底薪十八元(每元底薪依目前絲織業公會掛牌約合人民幣一萬四千元左右),共可收入六百六十元。支出方面:(一)織工、幇機、搖紓、翻絲等項工資計底薪三百二十三元七角五分。(二)廠主等月支伙食費、薪俸共六十元。(三)電力、電燈、扞經、結頭、花板、修配、雜支等項計二百十一元二角五分。總計爲六百六十元,收支適可平衡。
   在編製這個預算時,勞資雙方都有很好的表現,勞方工資照預算數,及不到以前的標準,平均要打一個八折。但工友們認識到要渡過目前暫時的困難,必須咬緊牙根,只要生產能够維持,以後是可以逐漸改善的。正如工友張阿牛說:「現在的困難是暫時的,雖然我們的工資只有一石二斗米,比過去少,但我們知道,只要生產好轉,我們就有好日子過」。資方在編製預算時,對廠房租金,機器折舊等項;都未要求列入預算。廠主袁芸水說:目前遭遇到困難,政府這樣的扶助,工人又願意咬緊牙根吃苦,我爲什麽還要斤斤較量,若是不能開工,房租不是也一樣要付,機器廢置不用也會受損。只要能維持生產,以後一切都有辦法。
   此外,廠中十一台機(原有十二台,已損壞一台),現在只能開十台(織外銷綢八台,自織二台),還有一台停機,對於這個工人,廠方也願意另外津貼一石二斗米,幇機一人津貼五斗五升米。對於幇機另由勞方(即在四月份預算內支出)再津貼八斗米,有必要時可幇助作些工作。這充分表現在業工人對失業工人弟兄,發揚階級友愛,彼此照顧的偉大精神。
   收支問題協商解决後,便進一步注意生產,雙方協議中規定:「本廠織造各種絲綢,無論代織或自織,均須共同研究,造成出品精良之信譽」。根據這原則,决定由勞方公推研究小組長,以四台機爲一組,負責研究織造。
   代織外銷綢標準很高,出品要經過商品檢驗局檢驗,稍有瑕疵,便不能出口。四月份代織的是「花巴黎」,工人一致提出保證,要做到完全達到標準,不退貨、不降級。自織部份是織造九霞緞,出品也力求標準化,以便爭取銷路。
   在織造過程中,工人隨時注意,一發現毛病,立即商量改正,並經常由研究小組長召集組員,討論提高技術。比如對「急梭」和「頭路」,大家便全力設法加以消滅。並决定將人造絲加漿,本來人造絲是可以不漿的,但是爲了提高製成品標準,雖然每包加漿要費一萬元,(四十四疋花巴黎共用人造絲二十七包,這二十七包人造絲加漿費未列入預算),寗可在電力或其他方面盡量節約,以求彌補。此外並隨時將人造絲烘焙透乾,以避免「急梭」。這樣時時注意,不斷改進,現在已能够做到沒有退貨了。
   由於勞方提高技術,資方改善管理,做到如期交貨,品質優良,在代織業務上已經打開出路,得到委託機關的信任。在四月份,代織花巴黎四十四疋,八台機,每台五疋半,織工平均只有一担三斗米一個月。五月份代織疋數已經增加,符合他們的要求,共增爲六十疋,這樣每台機有七疋半,織工每月收入也可以提高到一担八斗米了。
   自織部份,四月份出品九霞緞十疋,已銷出九疋,採取老老實實的經營態度,暫時做到保本維持生產,所以出品還是能獲得銷路。
   芸記綢廠目前能够克服困難,達到收支平衡,維持生產,主要是由於勞資雙方,對目前暫時的困難和今後發展的前途,都有明確的認識。有信心,願意忍受暫時的痛苦,維持生產。同時也說明了,凡是能依靠工人,眞正做到勞資兩利,採取老老實實的經營方法,暫時困難是能够克服。一定可以爭取恢復生產,發展生產的光明前途(山)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责任者

相关机构

芸記綢廠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