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命令主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32998
颗粒名称: 何謂命令主義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0年5月14日当代报登载的关于命令主義的解释。
关键词: 羣眾 主義 命令

内容

王炳輝同志:
   關於劉少奇同志五一報告中提到有些幹部犯了命令主義錯誤,現解釋如下:做任何事情,歸根到底,有兩條不同的路綫,一條是官僚主義的路綫,特點就是命令主義,又一條是羣眾路綫,特點就是密切聯系羣衆。
   命令主義首先就是不相信羣衆,瞧不起羣衆,認爲羣衆無知,因此有事也不和羣眾商量,獨斷獨行。這種觀點,陳伯達同志稱之爲「國民黨觀點」,是要不得的。馬克思早就說過,勞動者是自己解放自己。即是說,人民羣眾的解放,只有人民羣衆自己自動自覺地起來鬥爭,才能獲得,才能保持與鞏固,而不是任何羣衆之外的人所能恩賜、所能給予的。當然,這樣並不是否定了領導。但命令主義完全相反,不相信羣眾是自己解放自已,他們站在人民羣眾頭上,去代替羣衆鬥爭,命令羣眾行動;不知道把人民政府的政策變成為羣衆自己運動的口號,而硬要羣衆依照自己的「意圖」和「計劃」來做;不去估計羣眾的覺悟程度,羣眾的水準是否能去做;不知道去啓發羣眾覺悟並適當的在羣衆現有的覺悟基礎上領導羣衆進行工作,而企圖用簡單的、生硬的命令,强迫羣衆接受口號和任務,並强迫羣眾起來行動,因此違反了羣眾的自覺自願原則,引起羣衆的懷疑與不滿。在這種時候,他們不是糾正自己這種錯誤,而是更用强迫命令甚至懲辦等辦法,去推動工作。犯這種錯誤的領導者,普通常有這樣糊塗想法,認爲照他那樣辦,最能够「完成任務」,而且還可以「做得快」,省得「麻煩」。因此,存在他腦中的、表現於他行動上的,都是「命令」兩個字。往往把上級提出的任務,簡單化的由幾個幹部决定「佈置」一下,不和羣衆商量,不吸收羣衆中的好意見、好辦法,而是强迫羣眾執行自己的「决定」,甚至對於羣衆提出的意見,預先就在幹部中佈置了「對付」的辦法。完全不待羣衆思想成熟,自己想幹就幹;結果,任務似乎「完成」了,但同時也就引起羣衆懷疑與不滿,造成人民中許多可以避免的損失。本來企圖避免「麻煩」,結果却帶來更多的麻煩。產生以上現象的根源之一是在於他只知道向上級負責,並要下級向自己負責,而不知道自己以及一切人民政府的幹部,都要向人民負責,如果只對上級負責,而不同時向人民負責,這還是不負責;因此,必須把二者統一起來,才是眞正負責的工作者。而我們犯强迫命令錯誤的同志,却往往只知向上級負責不知向人民負責,因此,爲了完成上級交下來的任務,就不惜强迫命令,而不知道,級也是爲人民服務,要向人民負責的。還有些犯命令主義錯誤的人,常是從「立功」出發的,爲了標榜自己的「功勞」,或與別人「爭功」,爲了急於求成,因此必然會產生强迫命令的傾向。爲人民立功,本是好事,但是必須知道,一切功勞,只有經過羣眾批准才算功勞;否則,以命令主義來代替羣眾路綫,所立的「功」,還是很可疑的。最後,這種獨斷獨行、高高在上的人,往往是不善於運用民主作風的,命令一下,別人提不得不同的意見,提了就不高興,認爲有損自己「威信」,只愛聽恭維話,不愛聽批評話。這是一種自甘落後的惡劣作風。
   命令主義最大的害處在什麽地方呢?總說一句,就是脫離羣衆。毛主席說:「在一切工作中,命令主義是錯誤的,因爲它超過羣□的覺悟程度,違犯了羣衆的自願原則,害了急性病。」怎樣糾正這種命令主義呢,總說一句,就是走羣眾路綫。毛主席說:『應該號召全黨提起警覺,注意每一個工作環節上的每一個同志,不要讓他脫離羣衆。敎育每一個同志熱愛人民羣衆,細心傾聽羣衆的呼聲,每到一地就和那裏的羣衆打成一片,不是高踞於羣衆之上,而是結合於羣衆之中,根據羣衆的覺悟程度,去啓發與提高羣衆的覺悟,在羣衆出於内心自願的原則之下,幫助羣衆逐步地組織起來,逐步地展開爲當時當地內外環境所許可的一切必要的鬥爭。……我們的同志,不要以爲自己了解的東西,廣大羣衆也和自己一樣一槪都瞭解了,羣衆是否已經了解並且是否願意行動起來,要到羣衆中去攷察才會知道,如果我們這樣做,就可以避免命令主義。』(編者)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劉少奇
相关人物
毛泽东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