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發展史講話(二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32997
颗粒名称: 社會發展史講話(二七)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0年5月14日当代报登载的连载文章“社會發展史講話”。
关键词: 当代报 社會 發展史

内容

帝國主義和資本主義的垮台和滅亡的階段。帝國主義經過世界戰爭,把自己打傷了、打弱了,工人階級就可以在帝國主義世界受傷最厲害並且力量變得很薄弱的地方,爆發革命,完成革命的任務。帝國主義以前是沒有這種條件的。帝國主義時代,是無產階級實現社會主義革命的時代,並且,這個革命有可能在一個國家內成功。這在自由資本主義時是不可能的。俄國革命就是在帝國主義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實現的,俄國革命爲什麽能勝利?爲什麽在一個比較落後的國家勝利了?因爲俄國當時是帝國主義世界中最薄弱的一環,爲什麽薄弱?第一就是因為俄國帝國主義是在第一次大戰時受傷最厲害的國家,因爲沙皇政府在東普魯士與德國打仗;把全國軍力用到上面,被德國興登堡打得全軍覆沒,光俘虜了的就有十三萬人,由此俄國帝國主義就大大的削弱了。統治階級的力量,首先就是靠軍隊軍隊全垮了,統治也就有垮的危險。其次,是俄國工人階級力量的强大,其所以强大是資產階級相當的得到發展,所以就不是社會主義革命。俄國的十月革命,剝奪了資產階級財產所有權,所以是社會主義革命。現在東歐民主國家,已在逐漸消滅資產階級財產所有權,也是社會主義革命。,
   社會主義革命是通過工人階級的階級鬥爭而實現的,是工人階級力量戰勝和推翻了資產階級的統治力量的結果。革命成功後,並不等於資本主義完全消滅了。社會主義革命成功,僅僅是把資本主義的統治推翻了,而其殘餘勢力是多少仍然存在的。所以,俄國革命成功後,就要經過一段澈底消滅資本主義殘餘勢力的時期。這個任務的完成,需要在政治上有無產階級專政來保證。什麽是無產階級專政?無產階級專政就是政府的基本政策,要按照無產階級的階級歷史任務来决定;而不是按照資本家,或其他階級的要求来决定,也就是按照消滅資本主義的方針來决定,而不是按照保存資本主義的方針來决定。有人不了解『爲什麽蘇聯是無產階級專因為有高度的覺悟和組織,也就是有列寗主義的指導和布爾什維克黨的領導(中國工人階級也因為有毛主席的正確的馬列主義的領導,所以中國工人階級是覺悟很高政又是工農聯盟』。爲什麽要聯合農民?聯合農民是爲了保證無產階級專政,是爲了消滅資本主義而組織一個擴大的羣衆統一戰綫。聯合農民,當然對農民的利益的階級)俄國有列寗的領導,這是很重要的。在帝俄時代,反動勢力對革命者壓迫得很厲害,革命家流亡到外國,等於在外國留學,學習各國革命成敗的經驗。列寗就是學得最好的,他集中了歐洲各國的革命經驗,並具體應用它來指導俄國的革命。俄國工人階級的組織也是很堅強的,布爾什維克黨在一九〇五年以前已經從社會民主黨分裂出來,經過十幾年的鍛鍊,到一九一七年就能很好的領導這個革命。俄國的情形就是統治階級的輭弱,革命階級很堅强,這個力量的對比就决定了革命的成功。
   關於資本主義發展的整個過程就講這些。
   三社會主義革命
   社會主義革命是消滅資本主義的革命。消滅資本主義,這就是說,把資產階級的生産資料所有權加以剝奪。在我們中國,在現在不沒收民族資產階級財產,相反,還要讓民族要適當照顧,但整個政策的方向是無產階級的方向,是消滅資產階級的方向。如果不聯合農民行不行?不行。爲什麽?如果不聯合,農民就可能跟着資產階級走,農民內部會分化出富農階級,也就是可能在内部產生資本主義的勢力。不聯合農民、就不能完成消滅資本主義的任務。所以工人階級專政,必須敎育農民,組織農民,使他們不要走向資產階級,而要恰恰相反的成為反對資產階級的力量。只要工人階級努力去聯合農民,他們是可以跟來的。聯合的方法主要是保證把農民組織起來、使他們由個體生産走向集體生産。所以蘇聯的無產階級專政,是把工農聯盟作爲自己的保證。總之,是不是無產階級專政,就看他的政策是不是消滅資本主義。中國是人民民主國家,東歐民主國家也是人民民主國家,但東歐民主國家實行消滅資本主義的政策,我們在現階段的革命一般不消滅資本主義。因此,東歐民主國家是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而中國則不是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艾思奇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