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茶在復興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32769
颗粒名称: 贛茶在復興中
并列题名: 浮梁上饒婺源產量均盛中茶已設四個茶廠製茶
分类号: F327
摘要: 1950年,人民政府大力扶助茶農恢復生產,江西已經展開春耕大生產的熱潮。
关键词: 江西 茶葉 生產

内容

(本報南昌訊)江西的土壤與氣候,都適於種茶的條件,而茶山之多遍及全省,茶葉的主要品質,爲紅茶與綠茶,也就是向爲中外贊許的「寗紅」與「婺綠」兩種。
   根據全省產茶區域的劃分:㈠寗紅區;包括修水、武寗、銅鼓三縣。㈡河紅區;包括上饒、廣豐、玉山、鉛山四縣。㈢浮紅區;則以北鄕爲最。㈣婺綠區;以東北爲多,西南較少。估計全省的茶地面積,最高曾達一百二十萬畝,全省的最高產量達三十六萬担以上。
   但是,由於國民黨反動政府的長期統治,抗戰期間的日寇破壞,加上僞中茶公司,與僞中央信託局的投機榨取,並以低價強制收購,使茶農辛勤生產的茶葉,以最低價格被迫出售。因而茶農以無利可圖,生產情緒便極度低薄,至一九四八年,幾乎都已放棄茶園了。設機製廠鼓勵植茶
   解放後,人民政府一方面大力扶助茶農恢復生產,一方面爲了擴展外銷,在加工方面,更特別注意了品質的提高。現時中茶公司新設的四個機器製茶廠——修水紅茶廠,浮梁紅茶廠,上饒紅茶廠及婺源綠茶廠均已開工生產,决定專門製造標準紅茶另外酌製花茶、綠葉,以供應內銷。花茶是用茉莉、珠蘭、白蘭各種鮮花分別燻製的,銷行於北方各省尤得京津一帶人民的嗜愛。所以,中茶公司除發放茶貸扶助茶農,並在積極設法扶助花茶的發展。生產情緒大為提高
   一般茶農在這樣的鼓勵下,生產情緒就大爲提高。如該省銅鼓縣粱梅村,組織茶農小組,墾植茶荒,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該村爲老蘇區,紅茶產量頗豐,年產紅茶約有十萬斤,但經國民黨反動派的「五次圍剿」,與長期的抓兵、拉夫,弄得茶農走死逃亡,竟將茶山荒蕪了百分之九十七以上不可恢復的更佔了百分之六十强解放後中茶公司在修水設立機器製茶廠,組織了工作隊,深入茶農羣衆,扶助復甦茶園,促使茶葉增產,各地茶山,始得逐漸復興起來。茶農訂出墾植計劃
   該村茶農在獲得了茶貸以後,已由茶農王柏帆等組織了茶農小組,並訂定了墾植茶山的計劃,計劃是:
   ㈠荒蕪十年以上,茶株枯萎過甚的,可在不滿一尺的週圍,挖好火路,將雜草殺去,在三天內,把燒枯了的茶枝平地砍去,夏天就可長出一尺以上的茶苗,兩年便能採茶。
   ㈡茶株不過於荒蕪的,組織婦女兒童將雜草燒掉,堆成草木灰來肥田。
   ㈢荒草除去以後,用鋤頭將士全部翻轉,並利用茶株間空地,栽種紅薯。
   ㈣全組要開三十担穀田面積的茶荒,使在兩年後能採兩千斤茶。
   按照這樣做法,對於荒老已久的茶株,並要齊土砍掉,次年可以生出新株,收得新的芽茶,經過兩三年後,便可成長更好的新株,發出更多又肥又嫩的新芽。積極整頓荒蕪茶園
   目前,江西已經展開春耕大生產的熱潮,同樣,在滿山遍野的綠油油的茶園裏,已出現無數的茶農,與男女茶工,積極整頓荒蕪已久的茶園。而中茶公司則在全省設立乾毛茶收購站三十七處,大批收買毛茶,以供精製,根據該公司的計劃,今年將在江西收購紅茶兩萬二千三百担,綠茶八千担。這將使馳名世界的贛茶,又在開始恢復昔日的信譽了。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机构

機器製茶廠
相关机构
修水紅茶廠
相关机构
浮梁紅茶廠
相关机构
上饒紅茶廠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江西
相关地名
上饒
相关地名
廣豐
相关地名
玉山
相关地名
鉛山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