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渡荒有辦法三橋址開磨粉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32755
颗粒名称: 生產渡荒有辦法三橋址開磨粉場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0年上城區三橋址居民委員會生產渡荒的办法。
关键词: 上城區 生產 渡荒

内容

(本報訊)上城區三橋址居民委員會,是一個擁有二百多戶的大居民區,住在這裏的大多是小販、車夫、洗衣等勞動人民,雖然這裏未曾餓死一個人,但經常有人吃不飽,下雨天,小販、洗衣不能出門,車夫生意少,餓上一天是平常事,景況是蠻艱難的。居民委員們對於這件事,一向就傷透了腦筋,尤其是主任委員吳寶麟,眞是弄得「團團轉」,天天和大家交換意見,「你這我那」,都沒說出所以然來。
   四月二十五日,大家開會討論這一個問題,吳寶麟反覆研究「生產渡荒」的「生產」兩個字,給他找出主意來了,他提議大家捐些錢,來組織一個磨苞米粉工場,將盈餘作爲救濟「間斷炊」的居民,這一提議被大家贊同了。
   但是其中有好多人却顧慮到是不是會賠錢?怎樣分盈餘?如何借工具?結果大家出主意,終於决定了;論勞力計算報酬,每磨粉十斤,得報酬一斤,參加勞動以須要救濟戶爲原則。至於工具和房舍就由大家去商量借用,資金先用委員們籌得的五担苞米,維持下去再想辦法。
   這一辦法得到了羣衆的支持,有一家「間斷炊」的老婆婆說:「居民委員和僞保甲長就不同哩,反動派的保甲長只是曉得要大家出錢,『解放政府』的居民委員就幫忙我們大家過生活了!」五月八日,工場正式開工,雖然只有兩隻磨,報名參加的就有二十多,每天從大淸早七點到晚上六點,大家輪班等着磨苞米粉,憇工後總是高高興興的帶着好幾包苞米粉回家去。同時,因爲他們賣的比市面上便宜,生意特別好,生產委員時連通說:借到石磨後,還要「擴大生產」呢!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地名

上城區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