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產主義社會是這個樣子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31799
颗粒名称: 共產主義社會是這個樣子的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0年4月29日当代报登载文章讲述共產主義社會。
关键词: 当代报 共產 主義 社會

内容

今年,二十世紀上半葉走完它的旅程了;再過去是二十世紀的下半葉,下半世紀將給我們帶些什麽來呢?
   人類從來沒有像我們蘇維埃國家的人民那樣容易地幻想未來。是的、我們不是第一年開始走路:我們已經趕過許多路程,完成多個五年計劃了!我們知道路綫,列寗、斯大林給我們指點得明明白白,我們也曉得我們的目的地——那是共產主義。
   我國人口兩萬萬,但我們的幻想都是一樣的,因爲我們堅强地團結一致。我們的幻想從事實出發,以事實爲依據,建築師造蘇聯科学家伊林房子一定知道這座房子的式樣。
   譬如,要知道這莫斯科將來怎樣,我們只須看一下各區的建設計劃和建築模型,甚至只要向外看一看就够。當我們從窗內看到按照計劃開闢街追、廣場和無數整齊的新屋子時,當我們打量着正在建築着的高樓大廈時,當我們的腦海中浮起列寗和莫斯科大學巍峨建築的影象和聳立在這一切之上的蘇維埃宮尖頂時,我們已經透視了未來的圖畫了。
   在共產主義時代中,莫斯科、別的城市以及鄕村居民怎樣生活,怎樣工作,在我們已一天比一天清楚了。
   當我們在報紙上看到我國不但個別工人而且整個車間都從事斯塔哈諾夫運動時,我們把想像的綫索進一步伸展到斯塔哈諾夫工場、礦山、鐵道和企業中,找不出非斯塔哈諾夫工人的階段。
   腦力勞動和體力勞
   動不分了
   在工場或田野上和工農業革新者談話,拿他們和從前落後俄國的工農相比,我們不難看出我國將來怎樣:那時十年敎育和高等敎育將先後普遍實行,「工程師」和「工人」、「農學家」和「農民」這些名詞之間可以劃一個等號了。
   這就是說;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不會有區別了。
   過去,反對共產主義的人們曾振振有詞地責問道:「那麽,誰來做那種旣吃力又齷齪的苦工作呢?」他們認爲這個問題是無法回答的。
   現在我們可以根據事實答覆他們:
   「誰也不必去做這種吃力齷齪的苦工作而事情仍舊可以作好。只是做的不是人而是機器。」
   是的,吃力的苦工作,已成了歷史的陳蹟了。我們的煤阱中人力搬煤早已絕跡,造高樓大廈也不要人遞送磚頭了。
   又如別的吃力生活;鋸木工人使用了電鋸,貨物由自動裝卸的運輸車、起重機裝運。機動鉄鏟——挖掘機和噴水機使掘土工作不知輕鬆迅速了多少倍,我們在某一次建築工程中,就用這種方法——噴水——「冲積」了一座二十層高的土壩。
   老一輩的工程師回憶他們靑年時代造鉄路築壩時,總說需要無數人來掘土挑泥的工作。但現在我們進行建設時工人則少得幾乎看不見,而住屋、堤壩、工廠不是一天多於一天而是一小時多於一小時。(一)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伊林
责任者
列寗
相关人物
斯大林
相关人物
伊林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蘇聯
相关地名
莫斯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