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畔三女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30071
颗粒名称: 湖畔三女性
分类号: F129.71
摘要: 1950年4月, 西湖旁邊三位所謂的『才女』。
关键词: 三位 西湖 才女

内容

西湖旁邊是有過不少所謂『才女』的。西冷橋頭的蘇小小便是最著名的一個。蘇小小出身靑樓,以天生豔質而傲王孫,眞像紅橋夢裏的晴雯一般:『身爲下賤,心比天高』。她不願被官僚地主玩弄,她想擺脫燈紅酒綠的生涯,因此深處繡房,不大接客。然而她愈不願和官僚地主親近,『嫖不到手才有趣』,官僚地主們却對她更爲『一往情深』,非要嫖她到手不行。她閉門自守旣不可能,仍不得不送往迎來,卒至酒色過度,『玉殞香消』。幸虧她生前獨具『慧眼』,結識了窮書生鮑仁,鮑仁發跡來找她時,小小雖已一命嗚呼,無法百年偕老』,但能在西湖名勝區中佔有一杯之土,到底還是老鮑的功勞。對於蘇小小這樣不願被男人玩弄的人似乎頗值得同情。不過,第一、她祗是以消極的態度,企圖避免封建勢力的玩弄,自然不會發生效果;第二、她把自己的一切希望寄於在路上偶然相逢的鮑仁,這種『一見傾心』的行動已不免失之冒昧,何况鮑仁中了狀元,也會變成了那些出入靑樓的嫖客。在封建時代中,蘇小小可說是找過路的一個人。但找來找去,仍跳不出男人的掌心。
   與蘇小小遭遇有些相同的是馮小靑。她有滿腹詩才,却嫁與商人爲妾;而且大老婆醋吃得極兇,把她幽禁在孤山,不許和漢子見一面。在被壓迫的環境下,她祇有低低的吟着:『冷雨敲窗不可聽,挑燈閒讀牡丹亭。人間更有癡於我,不獨傷心是小靑。』她祗有以黃卷靑燈,禮佛唸經來消磨歲月,終於短命而死。小靑愛讀『牡丹亭』(還魂記),但沒有杜麗娘的胆子那麽大,能够去打破舊禮敎,自己找對象。她的鬱鬱而歿,正如清代最著名的杭州女作家吳藻(蘋香)一般,不滿那不合理的婚姻制度,却又不敢反抗,祗能將希望寄托於來世在孤山上暗唱着:『願幾生修得到梅花,先生聘!』這類『才女』可憐則可憐矣,但她們及不到蘇小小;蘇小小究竟還有點反抗那不合理的社會制度的意識,而她們却不敢正視現實,不敢怨天,不敢尤人,祗怪自己『前世不修今世苦』,而在今世大修其來世,實際却做了封建社會中一隻馴伏的羔羊。
   這裏,使人想起了四十餘年前創辦惠興女中的惠興女士。她是一個旗人,父親做過『協領』,丈夫是秀才。她十九歲做了寡婦。假設馮小靑、吳蘋香處身此境,她們一定祗晨會鐘暮鼓,禮拜觀世音,願來世夫妻白頭;假設蘇小小處身此境,她一定會不滿『守寡』制度,但祇是不滿而已,寡還是會守的。而惠興女士雖然守寡,但她並不把希望寄托於虛無飄渺之中;她看清了自己的痛苦,却不爲個人而為許多未來的女孩子着想,用割臂的手段來籌募基金興辦學校。在這一點說,她的道路自然是正確的。可是惠興女士畢竟還是封建社會中的人物,學校經費支絀,竟吞服鴉片自殺,『一死了之」,用死來感動人(雖然收了效),這正是舊社會女人的『拿手傑作』。不過話語得說回來,蘇小小、馮小靑處在那樣的環境中,自然是不可能走出深閨去革命的;而惠興所處的時代,正是封建社會的轉形期中,所以鬧出那辦學自殺,牛新牛舊的悲劇出來。
   湖濱女墓不少。有時間去遊玩時,在今天我們不應再懷着『憐香吊玉』的腐化心情去憑吊才是。
   (楊友)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楊友
责任者
蘇小小
相关人物
馮小靑
相关人物
惠興女士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