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創造世界(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29504
颗粒名称: 勞動創造世界(二)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0年4月4日,杭州市当代日报发表的勞動創造世界(二)。
关键词: 達爾文 類人猿 人類

内容


   達爾文所未涉到的問題——我們的動物祖先——類人猿,怎樣變成人的問題,偉大的革命學者恩格思給我們解答了。他在『勞動在從猿到人過程中的作用』(簡譯『從猿到人』的傑作中,給我們指出『勞動創造了人本身』的卓越理論。
   大家在初聽到『勞動創造了人』的理論時,也許會認爲荒誕無稽,與上帝創造了人的理論同樣不可思議,但是我們如予以仔細研究,就會認識這一理論是最合乎科學的了
   大約在五十萬年以前,地球上生活着一種高級的猿類——類人猿,它們的生理構造同我們人類最爲近似。這些猿類原是生活在森林中的,這因爲在樹上採果實充饑方便,同時也可防備猛獸的襲擊。但是後來地質上突然發生變化(有的說是冰河,有的說是喜馬拉亞山突然凸起,各種說法不同),由於這一地質變化的結果,森林便不能生長,或甚至枯萎。於是生活在森林中的類人猿就不能不捨棄森林而到適當的地面上來生活了。這是猿類生活方式上的一大變化,有些猿類因不能適應完全改變的新環境而死亡,但是有些則經過艱難困苦的奮鬥,終於生存下來了。
   類人猿初到地面上生活所碰到的最大困難,是它還是四脚動物,後肢不能直立行走,因此就影響到前肢的採集果實,握取東西,使生活感到非常困難與不便。但是由於生活的鞭策,他們在長期的掙扎與訓練中,後肢終於能漸漸直立行走了,這樣就在勞動的過程中使前肢與後肢(即手與脚〕分工起來,使四脚動物變成兩脚動物。這是猿過渡到人的第一個决定因素。
   類人猿在能直行以後,手(前肢)就可以自由地運用,愈來愈多地從事於其他活動。起初是用手來摘取與握住食物,後來就爲防衛起見,不知不覺地檢起石頭和木棒來作自衛的武器。於是這一自然器官——手——的作用就漸漸加强起來。隨着時日的增長,他們不斷改造石頭和木棒,在他們把石頭做成石刀的時候,可能是經過一個極長的時期。手在不斷的勞動活動中,生理構造也起了變化,大姆指非常發達而與其他四指特別分離開來,使大姆指可與其他任何四指單獨配合起來攫取東西。所以恩格斯說:『手不但是勞動的器官,它還是勞動的產物。』因爲手是勞動器官,也就是人類最初的工具,人類以這一工具(手)來產生其他工具,所以手是跟自然鬥爭的基本工具。同時手也是勞動的產物,因爲只有經過勞動,才能使粗笨的猿掌變成爲今天靈巧的手。『只有由於勞動,只有由於經常與新的工作相適應,只有由於這樣獲得的筋肉、韌帶,在更長時間內還有骨骼底特殊構造遺傳下來,而且只有由於這些世傳下來的靈巧在新的愈來愈複雜的工作上不斷革新地使用,人的手才得到這樣高度的完善,才能在這個基礎上彷彿憑着魔力似地產生拉飛爾的繪畫,騷爾瓦爾德孫的雕刻,以及巴加尼尼的音樂。』(見恩氏所著『從猿到人』)。
   手的解放,我們的祖先能利用自己的手製造人工的工具,這是猿過渡到人的第二個决定因素。而這都是勞動的結果。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