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蠟燭頭燉肉」到勞動生產上天竺和尚大轉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29437
颗粒名称: 從『蠟燭頭燉肉」到勞動生產上天竺和尚大轉變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0年4月,西湖上天竺和尚生活大轉變。
关键词: 和尚 思想 西湖上天竺

内容

本報特寫
   西湖上天竺爲杭州四大禪林之一,殿宇壯麗,香火甚盛,每逢春、秋兩季香汛,上海遊客和下江香客都僕僕於山蔭道上,來此進香拜佛。「蠟燭頭燉肉」過去生活舒適
   在過去那個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里,許多人的思想意識都很落伍,上天竺的香火興旺,廟產收入豐富,和尙們過着寄生的舒適生活。天竺山和尙又名『房頭和尚』,因爲客師極少,都是徒子徒孫相傳,這種和尚以「下江人」爲多,寺前許多小店都是和尚開的,有十七個山房,各房頭無異宿店,可以寄宿香客。大殿和尙和各房頭和尙都是一家人,香火是輪値的,多的時候,光是蠟燭,一個香季可賣幾十担。杭州有句俗語:『蠟燭頭燉肉』,就是指上天竺和尚生活的舒適而言。勞動生產乳竇峯春花四十畝
   解放後,整個社會風氣改變了,封建迷信都已掃除,過去的剝削寄生生活也到了末路,所以上天竺和尙繼靈隱和尚的織布生產後也步上了勞動生產的道路,自去年七月中旬,上天竺全寺十七房僧眾老小五十餘人,就組織了起來自力更生,他們成立了『法喜農場」,民主選出了理監事,並聘請了農業技師開始經營農場。因爲上天竺地處北高峯山麓,多山地少平原,經過他們艱苦的努力,把寺前一座峻峭的乳竇峯荒山全部開墾了出來,砌成了梯形山地,現在在這開墾了的四十幾畝山地上,已長滿了綠油的春花——蠶豆和麥苗了。並且他們還準備在法雲寺附近山地墾殖後,和新民農場合作來經營。使體力和技術結合起來,把生產搞好;經過這一段時間的勞動生產,上天竺和尚上至五、六十歲老僧,下至十二歲小和尚,都開始了勞動,使他們在思想上初步認識了勞動的光榮,寄生的可恥,同時他們和幹校同學旦夕相處在一起,使他們的認識更提高了一步。脫下袈裟學庭和尙求進步
   上天竺和尚隨着新社會在轉變了,像張仙二房的學庭和尚,原名沈悅亭,祖籍崇德七區,貧農出身,八歲時因家計困難,被賣到張仙二房來當小和尚,三十多年來,大部份歲月消磨在學習經懺,禮拜神佛上,經過了勞動生產和幹校同學的敎育,使他更認識了這個新時代
   因爲自幹校遷到上天竺,七班就住在他們房里,當同學學習勞動創造世界單元時,學庭和尚時常參加了小組旁聽,思想逐漸開始轉變,尤其幹校同學挑水、砍柴等實際勞動又給了他很大啓示,自此以後,他經也不唸了,佛也不拜了,有時偶而來了香客,也祗叫小師弟應付一下,『菩薩保佑施主』的話再也不說了,因爲他常和學員一起去聽課,并且要求班主任下期介紹他參加學習,引起了老和尚的震怒和干涉,他就對老和尚說:『自己不知道不勞動靠剝削人家吃飯是可恥的,還干涉我!』
   幹校學習階級鬥爭時,他回憶起因勞困而亡故的雙親,和自己受盡責駡,挨够杖笞的悲慘生活而更覺悟了,他脫了袈裟,換上了便裝,開始研讀文件、作筆記,甚至有時也跟同學扭起秧歌來,當他聽了思想鑑定的報告後,對同學們說:『我一定要勸導其他和尚也要改造思想』!上天竺和尚變了,正像學庭和尚寫的思想轉變過程中說的:『新中國產生出來了,全國人民都翻了身,和尚再靠誦經拜佛是不對,不勞動沒有飯吃,我們要參加生產,改造的思想,換一換腦筋,好做一個新中國的勞動人民。』(逸、加)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责任者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