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舊詩談到新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29393
颗粒名称: 從舊詩談到新詩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0年4月3日,杭州市当代日报发表從舊詩談到新詩的文章。
关键词: 舊詩 新詩 文藝報

内容

文藝報第十二期上面,有蕭三先生寫的一篇『談談新詩』,他贊同寫詩的同志們的主張,應該看重中國詩的傳統,寫七言詩,寫唱本戲詞的調子,目的是要能够唸出來順口,而且悅耳。蕭三先生的意見是很好的。十五年前魯迅先生也提出過這個意見。
   中國的歌、詩、詞曲,原來都是民間文學,後來被一些只吃飯不勞動的文人墨客之流所刼取,塗改,成了廟堂淸品了。
   『詩經』是當時的民歌,連朱熹老夫子也承認的。『古詩源』裏的幾首古詩,就沒有講平仄,很多句子和鄕裏人的口頭語相接近,再如長短句——詞曲,我們從詞牌上還可以看出它原來是民間的東西;譬如:摸魚兒、賣花聲、漁家傲等等,很明顯的都是民間產物。後來這些調子,傳到娼女歌伶之口,加上新內容,變出新調子來,我們在曲牌上也可以找到許多,譬如:好姐姐、粉蝶兒、點絳唇等等。這些歌詞,又傳到文人學士之流的嫖客的耳朶裏,於是被竊取,被雅了起來了,定出平仄,嚴格限制,錯了一點,便認為十分不好。
   張夏叔在『詞源』裏曾講到他父親做了一首詞;其中有一句是『瑣窗深』,『深』字不協律,改爲『幽』,又不協律,後來改爲『明』字了,『深』與『明』相去多麽遠?他們不管,硬要講死音律。如此相沿,愈弄愈酸;詩詞乃不再爲人民相接近,成了廟堂之上搖頭擺尾的呻吟之聲和淸玩之物。
   有一位排字房同志,親手排了胡風的幾篇長詩,他一句也記不得。趙樹理的『石不爛趕車』,在『說說唱唱』上還只登出上半篇,他就能唱出一大段來。今天,我們講『看重中國詩的傳統』,『寫七言詩』,『寫唱本戲詞的調子』,都無不可,只是第一不要染上老習氣,就是不要『雅』,寫些有形式的、易記的、易懂的、易唱的、動聽的詩出來,大家是需要的,歡迎的。如果掇用『選』字,文縐縐地,大多數人會覺得『不配看』的。(重)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责任者
蕭三
相关人物
張夏叔
相关人物
胡風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