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皖南災情慘重救災勸募團抵杭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29021
颗粒名称: 皖北皖南災情慘重救災勸募團抵杭州
并列题名: 希望本市各界人民慷慨捐募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0年3月,皖北皖南災情慘重,救災勸募團抵杭州。
关键词: 災情 救災勸募團

内容

(本報訊)皖北、皖南生產救災委員會勸募團陳蔭南、金慰農等,於日前由滬來杭,接洽勸募及救災事宜,由浙江省人民政府招待,下榻第一招待所。
   在皖北區方面,以「蔣災」來說,淮海一帶的宿縣、永城、蕭縣等地,被蔣匪毀滅的村莊達一千三百三十二個,被殺害者二千八百七十二人,受傷一千八百九十五人,直接受蔣災戶達三萬四千一百五十六戶,受災人口二十餘萬,毀房屋七三九一九間,損失牲畜一二六〇三頭,生產力早爲蹂躪殆盡。同時因為匪軍對於江堤河堤的破壞,皖北水災,長江决口七十二處,淮河及其支流亦先後泛濫,總計全區受災人口達八百萬,重災人口四百四十萬,宿松下倉埠與王家牌兩村一天餓死七人;同時疾病蔓延、黑熱病、腦膜炎、天花普遍發生,靈壁縣染病者達三萬人。
   皖北的黨和人民政府,曾積極搶救這一災荒,拿生產救災作爲壓□一切的中心任務,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亦撥粮九千六百九十萬斤,以工代賑從事救濟,皖北區人民政府撥救濟粮一億斤,廣泛的展開了生產渡荒運動。
   在皖南區方面,由於蔣匪統治時期的一甲一兵運動,農村勞動力遭受空前浩刼,加上去年七月間山洪暴發,長江堤岸决了三百〇九個,計淹沒稻田一百七十餘萬畝,佔全區耕地五分之二,災民達七十二萬餘,佔全區人口五分之一,皖南的黨和人民政府在生產自救的原則下,也先後撥修堤粮六千四百萬斤,及合作農貸粮三千萬斤以上。
   該兩區生產救荒委員會,爲了使得政府這一救災政策,能够確保勝利,特組織勸募團,由皖北區人民法院院長陳蔭南同志爲團長,於去年十二月底到滬,與華東區生產救荒委員會洽商後,在滬進行籌募工作,甘於各方的互濟互助,曾完成籌得生產資金四十億,棉花、衣服、物品等共六十担,該團來杭後,擬通過本省生救委員會關係展開籌募工作,使災民普遍的獲得生產資金,災區災情不致再行蔓延,渡過困難,進一步爲恢復原有生產力而鬥爭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陳蔭南
相关人物
金慰農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杭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