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脚踏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27806
颗粒名称: 軌道脚踏車
其他题名: 怎樣創造成功?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0年,上海鉄路局杭州辦事處工務課工務員,發明了軌道脚踏車,並杭州、上海兩地舉行試車典禮。
关键词: 上海鉄路局 軌道脚踏車 試車

内容

上海鉄路局杭州辦事處工務課工務員姚靄民、俞國棟、張澤桂、黃則韓、孫董天、李鶴梅、趙起普、蔡尙本、徐炳麗、饒廣治等十一人經過了三個月的苦心研究,發明了軌道脚踏車,並且先後於五日、十五日兩天在杭州、上海兩地舉行試車典禮結果良好,行車速度和街道上脚踏車一樣,這個創造正如杭州辦事處劉白濤主任說「是上級號召合理建設,吸收蘇聯經驗,學習東北路局的一個很有力量的具體行動」,也正如姚靄民所說:是「科學、工人、行政集體創造精神的表現」。
   研究動機和經
   過軌道脚踏車的研究動機是這樣的:因為去年七月間,□務段養路股小組經常到外段執行防洪,接管軍運等任務,路綫太長,工作地點分散,甚感不便,不但行車不能自由支配時間而且乘汽油車不節約,乘搖車需車伕四人,頗不經濟;於是他們就决心創造軌道脚踏車來代替。
   最初研究時,用三個輪子的大前提決定了,但是輪子的構造成問題,用鋼鐵太重,用鋁質消耗太大又太貴,一直無法解决,直至去年十二月,東北河城養路工作示範隊來杭時,談起蘇聯工程師也有用軌道脚踏車,是用橡皮做輪子的,從那時起,蘇聯的先進經驗更增强了他們創造的决心,經過科學技術協會在理論方面的指導,行政上在經費、材料方面的支持,工會在思想上的鼓勵,並幫他們打通了個別工人對新創造漠視的思想,第一輛在二月二十五日正式試車,因當時均係用木質做成配件,速度不敢提高,但從此證明結構原理是毫無問題了,於是他們便研究把木質的臨時配件改用鋼鐵的永久配件,圖繪了三天,再經過了工友們的熱心工作,在三天內竟然把一輛正式的軌道脚踏車於三月四日下午造成了,當卽在站外正線上試車,大家一致顧慮通過灣道時還可能有問題,但經過了四五〇公尺車徑彎道,左向右向均甚安全,雖然試驗過程中曾經跌壞了兩部車子;但終於試驗成功了。
   結構的方法和
   原理
   軌道脚踏車的結構非常簡單,利用普通脚踏車,加上幾樣另件,使它能在一定軌道上行走,而不致掉軌,在研究前他們攷慮到二點:第一是脚踏車重量問題,須一人能很便利的從軌道上取下來;第二要克服製造上的各種困難,儘量利用各種現有條件及現有成品。
   脚踏車王要結構可分三部份:(一)導輪:在普通脚踏車的前輪的中心,向前伸出兩根懸臂,懸臂下裝一小輪,直徑四英吋,兩邊有輪緣,輪緣兩邊夾在鋼軌上,作爲防止脚踏車前輪掉道之用。(二)尾輪:在脚踏車的後輪中心,向後方伸出二臂,下面裝一尾輪,構造與導輪同,它的主要作用爲防止後輪掉道之用。(三)側輪:在脚踏車坐墊下面,向側面伸一懸桿至另一軌道,在桿下裝一小輪,直徑爲七英吋,兩旁有軌緣,其主要作用爲防止脚踏車向左右傾側,懸桿因臂太長,故在桿之下端,生一拉桿至龍頭下,以便維持側輪之位置。這樣脚踏車在軌道上,旣不掉道,又不傾側,在軌道上就能行走自如,與普通脚踏車無異了。
   這一創造獲得成功之後,對於鐵路上外站聯絡特別是工務段查軌道時用處很大,但還有一些缺點,尙待改正:(一)碰到道岔時還要下來。(二)踏起來還有點吃力。(三)向右拐彎感到有些不方便。在大家努力下,這些缺乏一定也能克服的。
   他們的感想和
   意見
   軌道脚踏車的創造是克服困難,發揮集體創造精神的表現,對這次創造,他們在「杭州科協」會刊上曾發表了他們的感想如下:第一、解放後科學工作者已得到了充分發展所長的機會,目前雖然存在着物質上若干困難,但只要有堅苦鬥爭精神是沒有不能克服的困難。第、在進行工作中須與有關各方採取誠意合作態度,像這次在工會、行政及科協三方面完全配合下,得到了不少幫助。(陸加)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机构

上海鉄路局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