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秋徵工作基本完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26847
颗粒名称: 華東秋徵工作基本完成
并列题名: 現正積極進行保管工作
分类号: F327
摘要: 1950年3月6日,華東區秋季徵糧工作基本完成,各地人民政府正在積極進行入庫公糧的保管工作。
关键词: 華東區 秋季徵糧 公糧

内容

(新華社上海六日電)華東區一九四九年度秋季徵糧工作已經基本完成,除少數地區尙在繼續完成尾欠外,現在各地人民政府正在積極進行入庫公糧的保管工作。自去年十月份華東區各省先後佈置秋徵工作以後,迄今已有山東、江蘇、安徽已省完成徵糧任務;浙江省雖佈置較晚□亦已完成應徵總數的百分之九十;福建省因有部分地區尙在剿匪□全省徵糧工作預計要到本月底才可完成。去年華東地區災情嚴重,江蘇、山東、安徽三省和浙江省的一部分地區受災,農作物減收甚巨,此外,廣大新區工作基礎薄弱,加上土匪騷擾,也增加徵糧工作困難。爲達成徵糧任務,各地均使剿匪、反惡霸、減租相結合,發動羣眾,貫澈合理負担政策。徵糧工作開始時,許多縣份都召開了幹部會、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和農民代表會議,並通過夜校、黑板報等各種方式,廣泛進行宣傳敎育,擇點試驗,推動全面。
   蘇南、皖南各地,曾普遍召開縣、市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和縣、區、鄕農民代表會議,以徵糧工作爲中心進行傳達討論。山東省各級人民政府則首先自上而下地進行了勝利形勢與負担政策的教育,特別說明徵收公糧對克服當前的財經困難的重大意義,因而啓發了羣眾自覺繳納公糧熱情,不少區、村做到了無一粒尾欠,一般的區收糧入庫只十五天卽吿完成。浙江省人民政府曾召開專員會議,確定徵收農業稅爲全省一切工作的中心。會後一個月中全省便完成徵糧總任務的百分之六十。
   在新區徵糧工作中,爲了貫澈合理負担政策,曾根據舊賦元、舊地籍冊,發動羣衆展開擠黑田運動,揭發地主惡霸隱瞞土地、轉嫁負担的陰謀,同時,又在農民羣衆中進行解繹□引導他們算細帳,比較國民黨統治時期與解放後的負担的性質與用途的不同。結果農民繳糧又快又好。舒城縣某村農民查出黑田後,負担減輕百分之三十二。農民一致稱道負担公平。山東雖係老解放區,但仍然查出黑田約一百二十萬畝,使負担更加正確合理。
   災區的徵糧工作大體作到了民主評議產量,按歉收成數,予以分別減免。蘇北全行政區因歉收而減免的糧額達三億五千萬斤,籽花一千五百餘萬斤;同時嚴格執行了合理負担政策,農民反應良好,在很短時間內卽繳完公糧。山東省有的專員、縣長、糧食局長親自到災區掌握減免政策。
   徵糧過程中,農民表現了高度的覺悟和愛國熱情,一般都能保證糧色標準,並協助政府向拖繳的地主催糧,檢查粮色,幫助過秤,自動組織集體送粮。蘇南地區農民用數十數白條船隻聯合起來運送公粮入庫,爲了防止匪特破壞,許多地區展開了羣衆性的護粮工作。蘇州專區農民自動組織了一萬多個護粮小組,分佈於粮庫附近,日夜巡邏看守。
   但是華東各地在徵糧工作中仍有不少缺點,如有的地區徵收辦法和起徵點與其他地區不一致,個別新區因舊賦元已被匪幫特務破壞,計算不精確,致有畸輕畸重現象發生;此外個別地區還發現了少數徵收幹部強迫命令、打駡羣眾的惡劣現象。公糧入庫後,各級人民政府雖曾指示所屬加强糧食保管並進行檢查,但有的地區仍未眞正做到愛護國家財產使糧、草受到不應有的損失。如浙江省被特務焚燬、被偷盜以及霉爛的公糧,竟達十萬斤左右,其中二萬斤已完全無用。現在各地人民政府正在進一步加強糧食工作幹部的敎育,展開羣眾性的護粮運動,並嚴格執行紀律,對各地粮庫的少數貪汚凟職的工作人員,依法加以懲辦。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机构

人民政府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華東區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