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羣衆語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24898
颗粒名称: 關於羣衆語彙
分类号: G210
摘要: 在搜集羣衆語言時,必須有立場有批判的搜集,將富有積極意義的更廣乏的加以傳播,而對那些迷信的、宿命的、落後的則必須洗淸或改造。
关键词: 羣衆 語言 迷信 宿命 落後

内容

我們在鄉下一方面幫助農民組織互助生產,一方面大家都在積極學習羣眾語言,而且在工作中還在積極的運用剛搜集來的羣眾語彙。但由於是原封不動的由羣眾接受過來,又原封不動的交給羣衆,就發生了不少的毛病。例如羣衆說:「人怕鬼,豆怕水。」意思就是說人見了「鬼」就不能活,雨下多了豆子就要澇死,我們同志將原話講給老百姓聽,有的老百姓就說:「人怕鬼,什麽鬼呀!現在打破迷信,那裡來的鬼!可是雨水多了豆子就要澇死。這倒是實理。』
   本來羣眾語彙包含着兩個部份:一種是基於豐富的生產鬥爭和階級鬥爭所產生的積極意義的語言;另外一種是由於中國社會長期停滯在封建時代,工農本身文化落後,並且在舊社會裏居統治地位的思想、文化是剝削階級的思想丈化,因而羣眾語言中也有一部分帶有濃厚的落後唯。毒素的語言。例如:「命裡八尺,難求一丈」,「有福之人,不葬無福之地」,「守着大樹,草木沾霜。」這些話在羣眾講話中是時常可以聽到的。一天晚上,我們和許多農民在一塊談天,有的說:「過去窮都說命不好,我看也不然,為什麼共產黨來了就好了呢?」另一個說:「爲什麽不講命,無論怎樣說吧,命裡八尺難求一丈!」後來沒有一個人反駁的,因為「命裡八尺難求一丈」是自古留下來的一句話,所以大家都覺得沒理由來反駁。後來有人提出「守着大樹,草不沾霜」,另一個說:「守着大樹,草也不長啊!結果大家都說有道理。這說明有些落後語言,羣眾自己已經能够批判它,但有的則還不能。
   所以,我們在搜集羣衆語言時,必須有立場有批判的搜集,將富有積極意義的更廣乏的加以傳播,而對那些迷信的、宿命的、落後的則必須洗淸或改造。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