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元旦喜洋洋滿城秧歌滿城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21531
颗粒名称: 慶祝元旦喜洋洋滿城秧歌滿城燈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0年1月杭州市民慶祝第一個元旦的活动。
关键词: 杭州市 慶祝 元旦

内容

(本報特寫)爲了慶祝人民自己的第一個元旦,五十萬杭州市民捲入了歡躍鼓舞的巨浪裡,自淸晨到深夜,傾城的人,如奔如逐,如醉如狂!
   在清晨的街頭,已充滿了喜氣洋洋的年景,家家戶戶都貼了新的春聯,有的是:「推翻舊統治,建立新共和。有的是:「生產城市春無限,勞動人家樂有餘。」店家十有七八關門休業,但門前都早已高掛起五星紅旗,每街每路,一片是紅。
   除了無數的紅旗之外、更到處結綵懸燈,連行駛於市內市外的公共汽車,也結了綵紅色的綢帶,飄起在每個車窗上,把喜氣帶往遠處。
   最早聽到的鑼鼓聲,不是來自各單位的秧歌隊,是來自三三兩兩的兒童們,他們興奮得一早起身,就在自己門前敲打起來。這聲音一開頭,不久就出現了秧歌隊的鑼鼓聲,愈來愈多的鑼鼓聲,一直到深夜、從沒間斷過。
   一隊隊的人,一隊隊的旗,一隊隊的秧歌舞衫,這裏來,那裡去,在早晨,各單位是忙着拜年。
   在早晨,最熱鬧的是平海路總工會前,這是全市的工人階級在向他們的領導者拜年、其次熱鬧的是市府和市委門前,和公安局門前,是各單位向他們的上級在拜年。
   在那麽寬闊的平海路上,為人潮所汛瀾,竟至無一隙地。飛舞而來的每一個隊,總掀起了人潮的奔逐汹湧,當腰鼓舞、秧歌舞展開的時候,萬頭鑽動,有的爬在樹上,有的立在脚踏車上,憑高而望,每個窗口,每個陽台,更是擠滿了人。
   集散於總工會前的:鐵路工會、市政工會、各產業工會、店聯各工會、郵政、電信工會、乃至人力車三輪車工會,幾乎每一工會都有了秧歌隊,彩色繽紛的舞衣,和星光點點的紅旗,蔚成一片五色的雲海。
   拜年以後,各單位各自遊行表演,使觀看的人潮推向每一條街道。在官巷口,從早到晚,就走過了數不清的秧歌隊,有時候,兩隊扭在一起,有時候,一隊在扭,另一隊只好一旁等着,接上去又扭起來,你比我扭得起勁,我又比你扭得花樣多。警察總隊的高橈秧歌隊,踏着高橈扭秧歌,更引得人潮瘋狂的歡迎。
   省文工團和上海鐵路局杭州辦事處的腰鼓隊,也贏得了最熱烈的歡迎,腰鼓隊男女各半,腰掛小鼓,手執小棒身着舞衫,手隨舞起,鼓隨舞鳴,有節奏、有韻律。歡呼之聲和掌聲緊隨着他們不放,每到一處就被一處裏住在人牆裡。
   龍燈出現時,更引起人潮的澎湃,龍燈飛舞在官巷口廣場上,足足吸住了四五千人的圍觀。除出兩條大龍燈外,還有一條小龍燈,是孑民小學都不滿十二歲的小朋友所舞,小小身手,也不讓鬚眉,他們同幾隊孩子秧歌隊一樣受人歡迎。
   入夜了,人還是不散,囘去的多,出來的更多,整日裡街上的行人密度始終保持着飽和點,人力車絕了跡,因為他們也在慶祝;自行車行不得,因為沒有隙地可以暢所欲行的了。
   隨着夜色,燈市來了,各色的燈彩,爲未曾間斷的鑼鼓聲引上了場。最出色的,莫如一絲織工會的燈隊,它們是用針刺成了花紋,這細工夫,也祗工人能够做。另一個燈,像雲梯一樣,高高簇起在半空中,掛着「迎接一九五〇年元旦」幾個字。
   接着而來的,有虎、有鷄、有鶴各式的燈彩,說不盡,看不完。與燈彩一齊輝映的,是全市的霓虹燈,沒有例外地都放着光芒。整個夜市的燈光,使低沉的霧靄也反射得滿天通紅,成了更美麗的奇景。
   滿城的秧歌,滿城的燈彩,走不完的人,跳不完的舞,唱不完的歌、敲打不完的鑼和鼓。這就是新中國的第一個元旦,翻了身的人民的第一次瘋狂,是中國歷史上空前未有的。(王山)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山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杭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