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萊士論中美關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20981
颗粒名称: 華萊士論中美關係
并列题名: 太平洋公約總歸要失敗
分类号: D676.5
摘要: 1949年12月29日,当代日报社刊登的一篇《華萊士論中美關係》。
关键词: 華萊士 中國 美国

内容

(香港訊)下面是華萊士答覆美國民主遠東政策委員會主編的「遠東之光」雜誌所提出三個問題的答案:
   問:國務院白皮書再三提到中國,報告中敍述到一九四四年,蔣介石政府的腐敗無能,已為中國人民所唾棄的話。白皮書中也承認共產黨勢將產生一個嶄新而活潑有力的人民政府。國務卿艾奇遜所發表的信中曾說:「爲了種種顯然的理由,我們仍得繼續傾以全力援助蔣介石政府。」而且暗示了美國將來的政策直接參予破壞中國甫吿成立的新聯合政府。請問造成這種矛盾的理由何在?
   華萊土答:我們外交政策上的雙面派領袖與執政當局還受了仇視蘇聯這觀念所困惑,竟發動了冷戰,這正如你所指出的,常常可以發現他們的矛盾,在擁護和擴展民主政治的名義下面,我們却一致的支持反民主政府。在反對干涉別國內政的名義下面我們却一致的去干涉了
   我於一九四四年訪問中國歸來,我報告羅斯福總統說:「簡單一句話,蔣介石政權是短命的。說他是個有才能而且有政治權力,足以復興戰後的中國,那是不可相信的。戰後中國的領袖們,將由進化或革命過程中產生的,現在顯然是後者了。」這只須了解中國情况的人,沒有不知道這一點。
   艾奇遜先生也曾承認這種遭遇是無可避免的,因爲蔣介石政權太反動、落後與腐敗了。
   中國共產黨的勝利,那是因爲他們實行土地改革以及實施別的為中國人民所需要的基本的社會改良。就是沒有蘇聯的存在,他們還是勝利的。說這種勝利乃是「赤色帝國主義」的勝利,持這種不足以令人置信的虛假見解者,今日幾遍及美國朝野領袖當中。至於雙面派領袖們竟一致認爲改革與變動社會的一切運動,都與「蘇聯外交政策」有關,我們倘要尋覓反動力量,聯合起來征服世界,勢將會招惹世界人民的仇恨。
   問:國務卿艾奇遜敍述到亞洲的將來政策時,指出美政府循菲律賓總統季里諾訪問華盛頓的請求,包括蔣介石政權的殘餘勢力在內,將締結太平洋公約。這公約能成功嗎?這公約合乎美國人民的利益嗎?
   華萊士答:眞的,我不相信,太平洋公約不論在任何方面都不會比大西洋公約成功。我倒特別堅信,這兩個公約大大的違反了美國人民的利益。世界上所有裝載軍火的航運却不能給亞洲人民運來耕地的農具、家庭的糧食、或蔽體的衣物。然而亞洲人民多麽迫切的需要農具、糧食和衣物;坦克與槍砲,他們不要的。
   「太平洋公約」被認爲足以「阻止侵略」,加强民主政治的,然事實上,只有削弱了民主政治罷了。它給予太平洋窮苦人民荷負了不勝重荷的軍事計劃的担子。它倒鼓舞了眞正的侵略者——貧窮。因此,它爲了增加不足,勢必加速裝運軍火到太平洋,再將亞洲的原料大量運囘,以便製造軍火之需。因此,所產生的墮落集團自以爲締訂太平洋公約可以公然獲利,最後總歸要失敗的。
   如果執政當局眞的願意見到亞洲的繁榮,或且理由在促進國際和平——那應該立刻設法將「世界發展基金□嚴加限制,並且通過聯合國來管理,建立亞洲國家的經濟與工業的地下富源。給美國商品打開廣大的市場。而且必須維護美國人民的利益——全世界人民的利益。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華萊士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