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種穀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19806
颗粒名称: 讀種穀記
并列题名: 柳靑著·新華版中國人民文藝叢書之一
分类号: G127.653
摘要: 「種穀記」這部小說無論在政治性與藝術性的結合上,或是在內容與形式的統一上,都達到了一定的水準,作者以抗日戰爭時期的陝甘甯邊區的大生産運動中的王家溝集體種穀爲題材,描写了解放區的減租減息下的農民生活變化,農村階級力量的變化。
关键词: 羣眾 小說 生活

内容

我覺得這部小說無論在政治性與藝術性的結合上,或是在內容與形式的統一上,都達到了一定的水準,特別是在藝術形象性的把握上,顯示出一幅深入、生動的畫面。作者以抗日戰爭時期的陝甘甯邊區的大生産運動中的王家溝集體種穀爲題材,通過了這樣的一個故事,告訴了我們在當時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下,在解放區的減租減息下的農民生活變化,農村階級力量的變化,說明了受壓迫的貧僱農怎樣的在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展開了複雜的鬥爭,怎樣的取得了初步的勝利。
   故事的本身並不是「傳奇式」的那樣使人感動,但是,作者却以他的那種富有魔力的筆,有聲有色的將變化中的事物,鬥爭中的人物刻劃在紙上了,活生生的具現在紙上了,這是因爲作者以深入羣眾中所得到的眞情實感的生活體驗作爲鞏固的基礎,而且文學修養上也達到了一定的水平。讀了這部小說,不由得使我記起了沙汀的「淘金記」,我覺得在形式上有某些相似的地方,因爲淘金記的藝術造詣上是有相當的成就,但是却還不能來比量「種穀記」,這是因爲在創作態度上,有所差別的緣故。
   「種穀記」的所以優越,是因爲將新社會□的爭取解放的羣眾作為主人翁,這是眞實的描寫和表現了羣眾時代的實質的。社會發展的主力是羣眾,歷史的轉變動力是羣眾,在這裏首先明確地表現了出來。所謂的領導者、組織者,就像區長、鄉長、以及知識份子的作用與力量,也必須是依靠羣眾,與羣眾相結合,成爲羣衆中的一員才會發揮出來的。同時領導羣眾的主導思想不是別的,正是富於革命澈底性的無產階級的思想。是工農兵的偉大力量
   作者在語言的運用上,也有正確原則的把握,在這一點上就說明了作者是以農民的生活基礎來吸收與運用語言的,而不是生吞活剝的鑲嵌,因而無論在對話中,在叙述中,都自很自自然的,妥貼的,雖然還有某些不太和諧的地方,却沒有破壞了這個完整性。
   這部小說裏的人物性格的刻劃是相當精彩,只是在階級關係的處理上還有些地方稍嫌不明確,就像所寫出來的貧雇農,尤其是雇農,沒有得到應有的地位。而且還有些地方偶然的將小資產階級的感情和想法安插給貧農了。或者這是作者偏愛了「現實事件」的原因吧?自然,這一些小小的缺點,並沒有怎樣減損了這部小說的所勝利達到的光輝成就,以及它所具有的傑出的特色。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柳青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