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斯大林憲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18692
颗粒名称: 關於斯大林憲法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36年12月5日,全蘇聯蘇維埃代表大會宣佈由斯大林領導的憲法委員會起草新憲法生效,這天被稱為「斯大林憲法日」。
关键词: 憲法 蘇聯 斯大林 資產階級

内容

十二月五日是「蘇聯憲法日」,也稱為「斯大林憲法日」。蘇聯在一九三五年舉行第七次全蘇聯蘇維埃代表大會,提議成立憲法委員會,修改舊憲法。是年二月六日,在大會席上通過了這項決議。蘇聯中央委員會為執行這個决議,是月七日舉行第一次全會,成立憲法委員會,由卅一個委員組成,斯大林爲主席。之後,憲法委員會在斯大林領導下,進行修正舊憲法草擬新憲法草案的工作。一九三六年十一月卄五日,舉行第八次全蘇聯蘇維埃代表大會,斯大林在大會席上報告了新憲法草案的基本特點,修正和補充其意義。這次大會通過了這個憲法,十二月五日宣佈生效。所以這天被稱為「斯大林憲法日。」
   上面所稱蘇聯舊憲法是指一九二四年的憲法而言。那憲法規定:無產階級專政國家的一般組織基礎,各共和國自下而上一切政權機構之組成,社會主義基本原則的實施,以及共和國之加入與退出等等。一九三六年,斯大林指出從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三六年間,蘇聯的經濟生活與政治生活都發生了重大的變化。主要是在蘇聯實現了社會主義,創立了社會主義制度,消滅了一切剝削階級,爭取到了共產主義第一階的宣佈公民權利平等,而且以立法手續把被消滅了的剝削制度的事實固定起來,把一切公民已擺脫的剝削事實固定起來,這樣,才可以保障公民權利的平等。它不祗是簡單的宣佈公民的勞動權,而且用立法手續把蘇維埃社會沒有經濟恐慌的事實,失業被消滅的事實,固定起來,以保證勞段的勝利。爲了保證與鞏固這個勝利,便需要一部新憲法了。這是「斯大林憲法」制定的原因。
   斯大林憲法的特點,最好以斯大林的話來做總的答復。他說:「新憲法的特點,就在於它不以規定公民的形式權利爲限—而注重於保障他們的權利,實現這些權利的物質條件。它不是簡單動權。它不祗簡單的宣佈民主自由,而且按照立法手續,用一定的物質條件來保障這個民主自由。」
   「斯大林憲法」跟資本主義國家的憲法絕無相同之點,而且恰恰相反。比如:資產階級國家的憲法,主要是以資本主義制度永遠存在的信念做出發點,資本主義原則構成了憲法的基礎。而蘇聯憲法,則以社會主義在蘇聯已獲得勝利的事實爲出發點,社會主義原則構成了蘇聯憲法的基礎。其次,資產階級國家的憲法所依據的條件,是基於佔有財富的階級與沒有財富的階級對抗,而憲法則是保證資產階級的統治權。蘇聯的憲法所依據的前提,乃是社會上已消滅了對立的階級,政權是由工農勞動階級所掌握,憲法是爲了保證他們的利益。復次,資產階級的憲法,是以處在統治地位的民族,壓榨國內外異民族的民族主義爲出發點。對內說,沒有民族自由平等;對外說,對殖民地民族的壓迫剝削,無微不至。而蘇聯的憲法,則充分表現了國際主義精神,對國內外各個不同的民族和種族,不加歧視,一律平等,對弱小者予以扶持,對落後者予以幫助,務使它們達於强大和進步。這是「斯大林憲法」的基本特點。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斯大林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