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先驅永垂不朽中山故居煥然一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18537
颗粒名称: 革命先驅永垂不朽中山故居煥然一新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49年,香山路思南路口,靠近復興公園的孫中山先生故居,由上海人民政府完成翻修。
关键词: 香山路思南路口 復興公園 孫中山 翻修

内容

(本報上海三日電話)本市香山路思南路口,靠近復興公園的孫中山先生故居,自八月間由上海人民政府出資四千八百萬元加以澈底翻修,於八月二十四日開工,到昨日中午已全部完工。市府給予承包這一工程的陸福順營造廠的限期為九十個晴天。迄昨天止,日子過去了一百零九天,但中間有十九天半下雨,剛好如期完成。
   當這房子剛開始翻修的時候,記者曾經去參觀過一次,那天火傘高張汗下如雨,香山路兩旁的梧桐樹綠葉如蓋,濃蔭鋪地,工友們在屋頂上搭起一座蘆蓆涼棚後方能做工。但這次重新踏上香山路時,首先映入眼簾的却是滿地黃葉,而修葺後的故居已經面目一新。幾位參加修理的工友正在用自來水冲洗階石,他們激動地告訴記者:爲了保證工程的如期完成,池們經常互相督促,除下雨天外從來不肯休息。
   爲了保持故居的原有面目,這次修理過程中除屋頂稍有變動,並把花園前的竹籬改砌一道圍牆外,別的毫不改動,甚至連廚房裏的一座煤氣爐灶,因舊的已無法修理,就去找一座式樣相同的來代替。可是式樣雖然不變,爲了防止積水,地基墊高了一尺,原來牆垣是磚砌的,現已灌入水泥,原米屋頂的木樑亦改為鋼骨水泥,原先的樓板非常單薄,這次全部換了新柚木,所以經過這次澈底修葺後,據負責設計的華蓋建築師事務所趙深建築師說:至少可保證在三四十年內不起變化。
   上月十二日,孫先生逝世紀念日那天,陳市長曾經去看過,他在故居各處看了一周,並和看管故居多年的工友談話,他希望能早□天修好,讓大家早一些來瞻仰這位偉大的革命先行者的故居,從這座樸實無華的小型建設中,我們可看到孫先生生前勤儉而忠於革命的作風。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孫中山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香山路思南路口
相关地名
復興公園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