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說話的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15115
颗粒名称: 會說話的人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49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登载了“会说话的人”一文,讲述了會說話的人便也應該是會寫字的人,文字是屬於一切會說話的人的。
关键词: 当代日报 會說話的人 文字

内容

會說話的人便也應該是會寫字的人,文字是屬於一切會說話的人的。
   在一切人的意志都能用說話來傳達的時候,人是不需要文字這樣東西的。但說話有時與地的限制,人的生活與智慧要超過時與空的實際,便不得不有一個東西來彌補說話的缺點,那便是文字。大家幫助記憶,幫助傳達,帮助意志的固定,幫助智慧的保留與評判。——但切文字的能力都是說話給與它的,它不過是屬於說話的,凡會說話的人,都應該有享有文字的權利。
   可這是句空話!在極權的封建主的統治之下,不單是文字成了特殊的敎育階層享有的東西,連說話的本能行爲也會受了限制!漸漸的,文字與語言分離了,少數人的語言與大多數人的語言分離了,會用文字的統治不會用文字的,這一套說話統治那一套說話,統治者的權力越是集中,會用文字的人越是少,他們便再利用文字來告訴人,說是文字是萬能的東西,是特殊的東西,使天下絕大□數不能利用文字的人都心悅誠服地用勞動來養活這班萬能的特殊的人,這班人都靠文字吃飯,靠文字享福,靠文字來欺騙天下人。他們懂得如果這一個文字的工具一失掉,便什麽也沒有,如果人人都一樣有了這個文字的工具,也便欺不着,騙不到,享不來天下人的福了,所以一方面他們保有這一套文字,一方面他們也要想法不使那些養活他們的勞動者懂得文字。這樣,平日他們用文字吃喝穿着,做官,封蔭。閒着沒事,也便用文字消遣自己,消遣與他們同一流的人。死後,還想藉文字來保全萬世之名。這便比那些妄想神仙的皇帝們高明多了,所以他們還能用文字來譏誚那些妄想的皇帝。
   他們便那樣靠文字來養活自己,因此他們不希望文字與說話有什麽關係,他們也不希望他自己的說話與那些養活他們的人有什麽關係。文字越難,說話越難懂,他們的身價便越高。——二千年來,便一直如此。被統治壓榨的,一個字也寫不出,一句話也說不出,生活屬於利用文字的人,歷史屬於利用文字的人,便這樣一直到如今。
   這便難怪近來的人口口聲聲說普及敎育,說統一國語,說文學革命、而一聽到說大眾語,說拉丁□新文字,便又搖赶頭來了。原來他們的那些說話又是一套利用文字的新花樣!又是一套欺騙人,奪取人的勞動力來養活自己的新法子!
   這個社會沒有變,人養活的與養活人的兩個界限還保存着,那還談什麽普及敎育,還談什麽語言文字上的改革呢?、
   拉丁化文字工作者要從利用文字的統治者手上繳了械,交還給一切會說話的人。人人會說話,人人便也都應該會寫字,人人都好利用他們自己的文字來爲自己訴說,記載。生活與歷史都應該眞正的交給全體人。
   想起來,那些站在勞動者的骷髏上的慈善家們,他們爲了都市文明的點綴,爲了資本主義文化的宣傳,找一些啞子瞎子敎他們說話識字,來爲自己傳敎,表功,斂錢,而絕大多數會說話,會思想、會勞動生產的人民却沒有得到這些慈善家們的一絲同情,這是多麽慘酷的事呵!
   一些士人敎育者見了富貴子弟,膏粱之外也還能够吟詩作文,通經讀史,便以爲是好子弟,驚歎標榜,大家捧場。見了一個趕羊放牛的,拿斧頭鋤頭的孩子,也能識字記帳,便又以爲了不得,搖頭擺尾讚一聲「犂牛之子」,這又是多麽滑稽可笑的事呵!
   會說話的人便也是識字的人,拉丁化工作者便要將文字與語言重行拉攏起來,合而爲一,使文字變成大家的工具。新社會的建立也便是新文字建立的基礎,我們的工作是有把握的。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