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主席李濟琛發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11418
颗粒名称: 民革主席李濟琛發言
并列题名: 三大草案全符孫中山理想在國際陣線中只有一面倒政協第三天大會席上十八個單位代表發言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49年9月23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會議第三天大會,有十八個單位的代表發言。
关键词: 人民政協 代表 發言

内容

(新華社北平二十三日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會議第三天大會,有十八個單位的代表發言。茲分誌其要點如後: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主區李濟琛發言: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顯示着中國人民空前的大團結,顯示着中國人民從此自己來處理中國的事務。表示着人民的新中國的光輝燦爛的前程。感謝中國共產黨二十多年的艱苦奮鬥和正確的領導,感謝人民解放軍的英勇作戰,感謝全國人民與反革命勢力長期搏鬥,以及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和一切愛國民主人士的共同努力,摧毀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的反動統治,從此我們開始穩步走上建立一個符合人民願望的新中國的道路。這不僅是在座的諸位代表,也是全中國人民所同感欣慶的。
   三個月來,經過人民政協籌備會中各位代表,在中國共產黨和毛主席領導下共同努力,完成了召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諸項準備工作,特別是關係建國大業奠基工作的「中國人民政協組織法」、「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共同綱領」等三大法案的起草。大會的主要任務,就是討論和通過這三個法案,從而依據以成立全國人民所一致期望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實施共同綱領。我代表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鄭重表示,我們對於人民政協籌備會向大會提出的原草案,完全贊同。因爲這個草案的基本精神和全部內容正是中國人民近百年來艱苦奮鬥追求實現的目標,更與我黨創始人孫中山先生的革命理想完全符合。
   我們要建立的新中國,卽人民由被壓迫地位變爲新社會新國家的主人之新民主主義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在這新國家中,政權操在人民的手裡,並剝奪違背國家利益的反人民的反動派——卽代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利益的反動派之參政權利。這就是工人階階、農民階級、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的統一戰線,而以工農聯盟為基礎,工人階級為領導的人民民主專政。中國人民在數十年中累積起來的革命經驗,證明非走着上述四階級聯盟實行人民民主專政的道路,新民主主義的人民共和國便沒有建立和鞏固的可能。孫中山先主曾經指出過:「凡眞正反對帝國主義之個人及團體,均得享受一切自由及權利;而凡賣國罔民以效忠於帝國主義及封建軍閥者,無論其爲團體或個人皆不得享有此等自由及權利。」引申其義,孫先生所要建立的民國,與我們今日所要建立的人民民主專政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在精神上是一致的。
   現在的世界,在中國人民面前,擺着一條不同的道路。一條是少數人壓迫多數人,侵略其他民族,挑撥戰爭,威脅和平,且自身正走向沒落之途的,以美帝爲首的帝國主義道路;另一條是沒有壓迫,沒有侵略,反對戰爭,維護世界永久和平和人類幸福生活的蘇聯爲首的國際和平民主統一戰線的道路。中國人民將何去何從?孫中山先生積四十年之經驗指示我們:「必須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又在臨終致蘇聯遺書中說:「我希望國民黨在完成其由帝國主義制度解放中國及其他被侵略國之歷史的工作中與你們全力共作。」因爲中國人民的利益,是和社會主義國家、新民民主義國家的人民以及被帝國主義壓迫與奴役的民族是一致的。爲了打倒我們的共同敵人,爲了鞏固和建設我們新國家,並保證我們中國通過新民主主義階段,進於社會主義以至於世界大同之路,我們在國際上兩條陣線中,只有「一面倒」,只有堅決的站在以蘇聯爲首的和平民主陣線這一面,旣沒有□條道路,也沒有第三條道路。
   舊民主主義的政治制度實際上爲少數資產階級的專政,特別是帝國主義時代,舊民主主義國家議會,更爲少數金融巨頭所控制。我們新民主主義國家,爲了眞正反映民意和有効的爲廣大人民服務,政府的組織,必須基於民主集中制的原則。孫中山先生曾指出:「議會政治往往成為壓迫平民之工具。」我們更由於近二十年來累積的經驗中,認為人民行使國家政權的機關,一方面要能眞正代表人民,另一方面要使其有充分權力以推行國策。民主集中制的原則,就兼具兩者之長。而且在鞏固人民民主專政和展開新民主主義政治的、經濟的、國防的、文化敎育的史無前例的大規模建設的需要上,人民民主集中制原則的政治制度,應是我們所當採取的優良制度。
   新中國之經濟建設,在於國民經濟之全面改造,使中國由落後的農業國,變爲現代化的工業國,並保證其向更高階級的社會主義經濟道路上發展。因此必須取消帝國主義國家在中國的一切特權;沒收官僚資本歸人民的國家所有;有步驟地將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改變為農民的土地所有制,保護國家的公共財產和合作社的財產;保護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的經濟利益及具私有財產,發展新民主主義的經濟,穩步地變農業國爲工業國。而經濟建設的根本方針,是以「公私兼顧,勞資兩利,城鄉互助,內外交流的政策,達到發展生產,繁榮經濟之目的」的。這與孫中山先生的「發展工商業」、實行「耕者有其田」、「節制私人資本」的主張,在精神上是一致的。
   新中國的文化敎育,應與鞏固人民民主專政和發展國民經濟政策相配合。因此,新中國的文化敎育應為新民主主義的,卽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敎育。其主要任務,為提高人民文化水說:「人民受敎育,是大家都要有平等機會的。」又說:「近代人類思想,注重謀大家的幸福。」其與人民政協共同綱領中關於國家文化教育政策的規定在精神上也是一致的。
   綜合起來說,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對於奠立建國初基而卽將提出本會討論通過的三項法案,卽「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組織法草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草案」,「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草案」,認爲,是能够充分反映中國人民意旨的,不僅自身衷心地表示贊同,而且深信凡屬同在人民民主統戰線共同奮鬥的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和愛國民主人士,以至全國人民大衆,也都會一致表示贊同。本會一定能够順利完成其任務。不過這只是萬里長征十走完第一步。在今後的新中國建設的艱鉅工作中,我們還要更加鞏固四個階級聯盟,在中國共產黨及毛主席領導乙下,按照本屆會議製定的藍圖——共同綱領,不避艱辛再接再厲向前邁進!(其餘代表發言刊第二版)準,培養國家建設人才,並肅淸封建的、買辦的、法西斯主義的思想,發展爲人民服務的思想。孫中山先生曾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濟琛
相关人物
孫中山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