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與人民民主國家的經濟關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09869
颗粒名称: 蘇聯與人民民主國家的經濟關係
分类号: F427.653
摘要: 1949年,当代日报发表“蘇聯與人民民主國家的經濟關係”一文。
关键词: 当代日报 蘇聯 人民民主 經濟關係

内容

國際經濟合作問題,愈來愈引起世人的注意,因此考察一下蘇聯和各人民民主國家的經濟合作究竟根據那些原則,是很有意義的。
   蘇聯的外交政策是以尊重各民族的獨立和主權為基礎的,由此產生了在國際經濟關係中完全平等的原則。蘇聯的政策不容許對其他國家的內政作任何干涉,也不容許把不能接受或不平等的條件强加於其他國家。可以囘想一下,在蘇聯建國初期,它就廢除了沙俄與波斯(伊朗)。阿富汗和中國所簽訂的不平等條約。
   社會主義國家的蘇聯,其整個國民經濟是有計劃的經濟,因此它不僅能够担承一定的義務,而且能够履行這些義務。忠實地、毫不苟且地履行國際義務,是蘇聯的一條基本的不變的原則。
   一切眞正願望建立和平國際合作的國家,無不欣然與蘇聯建立經濟關係。其中首先自然是各人民民主國家。在蘇聯和在人民民主國家中,擴展生產和貿易的推動力,不是對超額利潤的追求,這種追求就滋生着獨佔原料產地和市場的慾望。而是國民經濟的和平發展和勞動大眾日益增長的需求。民主陣容各國間擴展經濟合作的共同利益,就是在這個基礎下產生的。
   這些國家之間的貿易,更由於英美帝國主義實行歧視政策而愈益重要。目前在每一人民民主國家的貿易週轉中,民主陣營的其他國家估總數的百分之三十五到百分之八十,而在一九三七年則只佔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八。蘇聯在這些國家的輸出和輸入中,始終穩居首位。這不僅是因爲蘇聯市場吸收量大和蘇聯能供給大批貨物,而且是因爲和蘇聯作買賣有許多利益。正如羅馬尼亞對外貿易部長巴拉德諾在「火花報」上所說的:
   「一個強盛的國家和一個較弱的、發展較落後的國家之間,實行平等的經濟合作,這是一件史無前例的新事物,這是只有世界上出現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之後才有可能的。」
   各人民民主國家正努力使它們的對外貿易促進其國內工業、運輸業和農業的迅速發展。蘇聯在互利的條件下賣給它們的商品,恰恰滿足了它們這方面的要求。這些人民民主國家爲了實行工業化和為了使它們的農業機械化,首先需要工業裝備和稀有的原料。這些東西,它們都可以從蘇聯得到而且條件極有利。
   蘇聯所運去的貨物總量,工業裝備和貴重的工業原料大大超過了消費品。例如保加利亞自戰爭結束以來從蘇聯所收到的貨物,百分之七十是工業原料和機器,保加利亞根據賒買協定所取得的蘇聯工業裝備還不包括在內。再則蘇聯爲了帮助保加利亞渡過戰後三次歉收,曾給保國運去大批糧食,不然的話,這個百分比將會更大。現在保國已經不需要糧食了,因此它從蘇聯輸入的物品中,金屬和機器業已增加了。例如今年兩國貿易總量較九四八年增加了百分之二十,其中保國輸入的鐵和鋼幾乎增加一倍,非鐵金屬增加了百分之三百六十,電線增加了百分之二百弱,農業機器增加了百分之一百三十。
   波蘭從蘇聯輸入的工業品中,有幾個整套的工廠裝備。這是蘇聯以賒賣方式,拿去裝備幾個新建的工廠。在這類物品中,特別值得提起的是一套新鋼鐵廠的裝備,該廠建成後,波蘭冶金工業的生產力將比戰前增加幾乎一倍。還有一套大電力廠的裝備和幾套化學廠和洋灰廠的裝備。
   波蘭庫澈柯欽尼報評論蘇聯運去的這些物品說:
   這「使波蘭能够建立一個現代的化學工業,使它的電力增加五十萬瓩,使它的洋灰每年產量增加三十萬噸,使它的紡織工業擴大和完備。
   由此可見蘇聯的輸出品根本不同於資本主義的輸出品。資本主義的輸出品大部分是消費品,而且使接受這些輸出品的國家削減了許多工業。
   馬歇爾計劃的交貨特點是工作母機和工廠裝備一般只佔百分之八到百分之九。對於不願意陷進馬歇爾計劃圈套裏的人民民主國家,美國和英國就乾脆不給它們機器裝備。現在美英兩國連它們已經接受的各民主國家的少額定貨,也已經停止交貨了,早在去年十月,捷克總理查波托基已經指出了這一點。
   他對國會說:「我們今天在東方比在西方得到更多的諒解,這已經不是什麽祕密了。這事錯處不在我們。例如有一些美國人士正在阻止美國給捷克交貨——甚至於我們許久以前已經付了金元的貨物也不交了。」
   瑞典賣給捷克的鐵礦,也在美國的壓力之下被減少了。
   四月八日英國工黨政府又發表了一長串所謂「戰略物資」,規定這些物資若要輸到東歐,要受政府的嚴格管制(換句話說是禁止)。這批物資中包括二十五種金屬切割機;車床;圓錐孔鋼板;壓榨機;電子器具;若干種化學品;天然和人造石墨;非鐵金屬及其礦石和成品及某種潤滑油煤焦油。
   蘇聯運給各人民民主國家的機器和原料,對它們的經濟發展有决定意義的價值。蘇聯讓幾個在戰爭中損失特別嚴重的國家購買工業裝備。此外,蘇聯還貸欵給各人民民主國家。這一切都活生生地說明了,資本主義國家所特有的,控制和它們作買賣的國家的國民經濟的慾望,在蘇聯是不可思議的。
   蘇聯輸入的物品,也淸楚地說明,蘇聯的對外貿易政策和資本主義國家的對外貿易□策,是根本不同的。盡人皆知,帝國主義國家的輸入政策,目的在於使其他國家的經濟服從它自己的經濟要求。迫使與其作買賣的國家只發展很少幾種工業,主要是生產原料的工業。結果,使這些國家的經濟畸形發展,完全依靠外國壟斷資本。
   各人民民主國家最希望的,自然是出賣它們目前的經濟結構所能生產的商品,而不必削足適履去適應外國的市場。
   蘇聯是長久以來就解决了技術上和經濟上獨立的國家。蘇聯同意各人民民主國家用它們所能够生產的貨物來償還蘇聯運給它們的東西,不必另外多花一筆資本。這一點曾經由人民民主國家的知名領袖和報紙,一再强調指出。例如,捷克政府的陽科夫科瓦部長曾經指出,根據一九四七年十二月十一日的協定,蘇聯同意向捷克購買的貨物,很令人滿意。而且不需要捷克改編它的經濟或額外花一筆資本。波蘭的人民論壇報也指出,輸出到蘇聯的貨物,從波蘭的輸出貿易來看,是極有利的。
   現在,各人民民主國家旣然已經走上計劃經濟的道路,它們就極需其所需的貨物能源源供給而其產品則有可靠的市場。只有蘇聯——在這個國家裡計劃已成爲經濟發展的法則——能够充分地滿足它們這些要求,因爲和蘇聯作買賣,可以不冒資本主義市場的風險,可以不受毀滅性危機的影響。只要指出下面這一事實就够了:捷克目前賣給蘇聯的貨物,有百分之七十在資本主義國家中是找不到買主的,原因是競爭加劇和市場購奪酷烈。捷克的工人們會記得很清楚,在一九二九—一九三三年危機中他們所受到的痛苦。那時捷克共和國喪失了幾乎四分之三的對外貿易,它的全部產業工人的三分之一失了業。
   和蘇聯作買賣還可以得到其他豐盛的利益。蘇聯有好幾次讓人民民主國家以低於世界市價的價格,由蘇聯購買貨物。例如捷克由蘇聯購買六十萬噸粮食,節省了十三億五千萬克魯尼(捷幣),等於二千七百萬美元。
   保加利亞的「工人日報」評論今年的易貨協定時指出,把價格維持在一九四八年的水平,對保加利亞極有利,因為那時保國由蘇聯購入的貨物,有一部分其世界市價已經上漲了,而保國輸至蘇聯的農產品,則其世界市價已經下跌了,甚至有些農產品在其他市場上已經完全找不到買主了。
   最後而且是同樣重要的,是和蘇聯作買賣有這樣的好處,卽不必支出金元。金元今天已成為美國從事擴展的有力武器。各人民民主國家和蘇聯之間的交易,一般地可以不用外匯,因爲雙方互交的貨物是相等的。
   在上述情形下,蘇聯和各人民民主國家貿易量年年增長,是毫不奇怪的。今年蘇聯和羅馬尼亞的貿易週轉,將是一九四八年的二倍半。蘇聯和捷克的貿易,今年已經增加了百分之四十五,和保加利亞的貿易,已經增加了百分之二十(保加利亞從蘇聯購買的工業裝備不算在內)。蘇聯和匈牙利的貿易,將是一九四八年總量的一倍。而且不僅貿易總量方面增長了,品類方面也增加了——蘇聯目前正運給人民民主國家它們所最需要的那些工業裝備和原料。
   ××××
   中歐和東南歐各小國間貿易關係,在歷史上由下列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各該國領土的接近,它們的經濟結構,它們擁有互相補充的原料資源。但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這個貿易關係一步步被削弱被破壞了。德國、美國、英國和法國在這些國家中進行着你死我活的競爭,攪亂着和破壞着這些國家之間幾世紀以來發展起來的經濟關係。
   各人民民主國家中的資本家和地主的統治已經被消滅,它們所實行的根本民主改革,已經結束了這些國家間反常的疏遠。它們之間的經濟合作正在擴展着。例如在一九三七年,捷克只佔保加利亞的輸入百分之五、輸出百分之五·六,到了一九四七年,這些方面的百分比是百分之一五·八和百分之一八·九。去年波蘭和捷克間的貿易總量是九千九百三十萬美元,一九三七年是一千八百一十萬美元。
   民主陣營各國經濟合作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各國在實行工業化的過程中,在技術上互相幫助。這個幫助對於年靑的人民民主國家的前進和它們的獨立和主權的鞏固,有很大的意義。蘇聯的帮助,不是從牟利的動機出發,毫無剝削的企圖,同時,不消說,對各國的主權和獨立不會懷有任何威脅。這個幫助是需要帮助的國家所要求的,决不是强迫別人接受的。
   甚至它們的經濟計劃中提到外國技術援助的部分,也完全是由自主的民主國家自己擬定的。例如,可以囘憶一下,當美國提出匈牙利的戰後復興計劃應由蘇聯、美國和英國草擬時,蘇聯政府拒絕美國這個提議。蘇聯政府認為,這些計劃的草擬完全是匈牙利政府自己的事情。
   各人民民主國家是根據各種協定取得蘇聯技術援助。有了這個援助,它們就得以在短時間內恢復它們的工業,甚至大大擴展它們的工業,建造新的、裝置有最新式機器的工廠。大大地加快了它們的經濟恢復和發展。
   各人民民主國家學習蘇聯的榜樣,相互間實行技術上的互助,這也促進了經濟和文化的發展。波蘭和捷克於一九四七年簽訂了一個長期經濟合作協定。一九四八年,匈牙利、保加利亞、羅馬尼亞與波蘭簽訂了類似的協定,羅馬尼亞和捷克也簽訂了類似的協定。
   此外,還有這樣一些情形:各人民民主國家把它們的生產計劃互相配合起來。根據各國的原料情况,擬定了一個共同的計劃,生產某種產品——各國合作把產品標準化,實行分工,大規模生產。在共同建築工廠、電力廠和運輸設備方面,已經取得了一些經驗。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經濟合作,和各人民民主國家工人間的直接聯系同時並進。而工人的直接聯系也支持和鞏固這種經濟合作。例如,幾個捷克工廠和波蘭工廠的工人進行生產競賽。一個波蘭紡織廠的工人和捷克克羅摩夫地方幾個工廠的工人進行生產競賽。他們競賽的目標都是爲着提早完成產量和提高生產率。
   ××××
   根據波茨坦會議的决定,德國在保加利亞、匈牙利和馬羅尼亞的財產都歸蘇聯所有。但是蘇聯並沒有把上述工業工廠移走。蘇聯爲了照顧這些國家的民族利益,使這些工廠在原地開工,甚至拿新的機器代替破舊、逾齡的機器。這些工廠和爲經營這些工廠而設的合營公司,又提供了以平等互利爲原則的經濟合作的例子。
   這些所有權屬於蘇聯的工廠和合營的公司,是完全遵循它們所在地國家的利益經營的。生產什麽,完全決定於所在地國家的經濟計劃。生產出來的產品則交給該國的商業和經濟當局處理。這對各人民民主國家的經濟恢復和提高,有不小的貢獻,自不待言。
   在那些合營的公司中,蘇聯和它的對方權利平等。不僅利潤平均分配,而且在管理上也是以經濟上對等的原則行事。公司由董事會管理,雙方都有同等數目的童事,雙方的童事有同等權力和責任。合營公司管理上的對等原則,避免了某一方包辦代替的可能性,而且保證了一切事情都在完全公平和協調的基礎進行。
   ××××
   蘇聯和人民民主國家的社會制度排除了經濟上的不平等,或由一方對另一方施行政治壓力的可能性。與蘇聯合作使各人民民主國家的勞動人民能够加強他們經濟中的社會主義成分,並在奠定社會主義的基礎中得到可靠的支持。他們從蘇聯的前進技術與生產經驗以及經濟管理方法方面,得到了益處,加以吸收,以利於他們的國家。
   下面是許許多多的例子中的一個。羅馬尼亞普羅業什特油田的一個油井,採用蘇聯方法撥動起重機,卽撥動時不拆卸起重機。過去搬動一架起重機要十個人三十五天的工夫。但是採用了蘇聯的辦法,同樣數目的人只要四天就完成了。這就節省了二百三十二萬五千雷伊(羅幣),而日挖井工作提早了三十一天。「火化報」在五月裡報導:「共和國」工廠的一些工人決定學習蘇聯的辦法,一個人管一個以上的機器;結果工人的收入大大增加,而生產也提高了。
   事實證明,民主陣營各國是在怎樣健全的基礎上建立起它們的經濟合作的互助。幫助加強這個基礎的因素之一,是蘇聯和各人民民主國家今年一月所設立的經濟互助委員會。委員會成立以來的六個月中,中歐和東南歐各國的經濟聯系,已經有了新的進展。(陳龍譯自七月十三號蘇聯新時代雜誌週刊)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机构

英國工黨政府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