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一分鐘和蘇聯的一分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09501
颗粒名称: 美國的一分鐘和蘇聯的一分鐘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49年9月8日,当代日报社刊登的作者用时间对比的方式,反应美国和蘇維埃國家现状的区别。
关键词: 美国 蘇联 时间

内容

一分鐘能作多少工作呢?參考書告訴我們:在一分鐘內,一個礦工可以生產多少礦砂,一個鼓風爐工人可以熔冶多少銑鐵,一個紡織工人可以織成多少布,一名泥水匠可以砌好多少磚。可是,不應該完全信賴參考書。蘇聯的採礦、冶鐵、鍊鋼、五金、紡紗和建築工人們,每天都在推翻這些數字。而許多參考書的作者,現在參加斯達哈諾夫工作者的講習會,以便把他們的著作在新版中加以修改。
   讓我們不要找參考書,而看看蘇聯國務院中央統計局最近的聲明吧。在戰後的三年中,修復或建築的國營企業共有四千個。這就是說,每六個半鐘頭就修復城建築了一個工廠。同一時間,在各城市和工人住宅區修理或新建築的住宅,共有五千一百萬平方公尺的居住面積。這就是說,每一分鐘建築了三十二平方公尺,也就是兩三個房間。換言之,戰後三年當中,每一分鐘都在供給某一個家庭一所住屋。同一時期,在農村中建築了一百六十萬座以上的房屋,也就是每分鐘築成一座房子,在戰後的三年間,每六十秒鐘就有一家集體農民搬進新房子居住。蘇聯工人職員的隊伍,去年增加了二百萬人,就是說增加的速率為每分鐘四個人。
   本年的二月份,是戰後五年計劃的第三十八個月。從日曆上看來,蘇聯人民到五年計劃結束還有三十二個月的時間。在這方面,也不應憑信日曆。它像參考書一樣可以使人糊塗,例如說,製造築路機的工人,去年已超過了計劃的百分之二十六。經濟學家告訴我們,超過全年計劃百分之一,就等於給工作年增加了三個工作日。這樣一來,製造築路機的工人就似乎把、去年延長了七十八個工作日。化學工人做到了將工作年延長了四十八個工作日。對蘇聯的許多公民來說,二月份,並不是第三十八個月,而是戰後五年計劃的第五十、五十一或五十二個月。提前完成五年計劃的觀念,緊緊地抓住蘇維埃人民的心。城市和鄉村的千百萬人民,正埋頭努力,以便提前完成這個偉大的計劃。一九四九年剛才開始,而好消息已經從各工廠農村紛紛傳來了。千百萬的產業工人,保證要加速週轉人民所信託給他們的資金。要在一個月內完成全年的任務,要在三個星期內完成一個月的工作。他們努力充分利用每一分鐘。千百萬農民,保證在天氣還未冷的時候就播種,他們已經整頓好了比去年多好幾千架的拖拉機。
   每天、每小時、每分鐘,都充溢着建設性的努力,這就是我們蘇維埃國家生活的步調。
   如以美國爲例,他們每一分鐘作些什麽事呢?美國商務部的統計數字估計道:美國壟斷企業和公司每分鐘贏利五萬七十元,「贏利」這個名詞應該理解爲「刦掠」。一分鐘五萬七千元,就是一年三百億元。這在美國壟斷企業和公司「贏利」五萬七千元的一分鐘之內,美國却有四百萬工人只掙六匣錢,另有一千萬工人只掙一分錢,而這時候美國的生活費却是每分鐘二分錢。去年一年來,美國每分鐘有六個工人失去職業,或者變成只有一部分時間的工作可作。在蘇聯,却是有四個男女靑年從中學或技術學校或高等學校畢業,開始在工廠或辦公室裏工作。美國的警察,每四十四秒就要處理一件竊案,每六或七分鐘就發生一件盜案,每四十分鐘就有一件攔路打刼案。在這裡應該注意,官方統計,是從不計算那些反動派攻擊罷工工人,攻擊民主團體會所的事件的。
   這就是美國的現狀。而在蘇維埃國家,每天却有顯著的成就。雖然不可能停止時間的前進,但却能够使時間加緊向前。由於有效率地使用每一分鐘,每一個月或每一年,蘇維埃人民正在加速着時間的前進。
   (本文原載二月九日蘇聯勞動報)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伊林作
责任者
晶辉
责任者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美國
相关地名
蘇維埃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