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玉祥先生遇難經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09405
颗粒名称: 馮玉祥先生遇難經過
分类号: G210
摘要: 一九四九年八月二十二日,馮玉祥在蘇聯輪船遇难的经过。
关键词: 蘇聯輪船 馮玉祥 遺體

内容

一九四八年七月三十一日,我們終於衝破了美帝國主義及國民黨在美特務分子的百般阻撓,搭乘蘇聯輪船「勝利號」離開了紐約。一行八人,除馮先生和我以外,還有我們的三個女孩,一個男孩,大女壻和賴亞力先生。
   踏上了蘇聯的船,我們立刻感到是從一個罪惡的世界到了一個幸福的世界。剝削,殘忍,假面具沒有了;人們以坦白誠懇相見,互相照顧,互相幫助。飲食是豐盛的,夜間不是開音樂會便是放映電影,再不然便是在月光之下舉行跳舞會。受壓迫久了的我們,一旦解放,深受感動,自不足怪。馮先生的「小燕」詩,便是在這樣心情之下寫成的。
   舟行半月,於八月十五日抵埃及北岸的亞歷山大港,裝載了一千五百返國的蘇僑,把他們送到黑海東岸高加索的海口巴統。八月二十一日「勝利號」離開巴統橫渡黑海,向着奧德薩港進發。第二天,風很大,下午一時許,船上負責放映電影的青年在四層底樓正在倒囘幾百捲放完的電影拷貝,由於倒時速度太快,磨擦起火引燃所有的膠捲,火勢兇猛,順着木製樓梯很快就燒到各層的出口。這時濃烟衝騰而上,馮先生和我在艙房裡正同我們的第二第三兩個女孩談話,看見艙頂冒出的黑煙,三女十九歲的曉達便箭一般地向樓梯方向跑,被火焰捲去死難。馮先生隨着離開艙房,我找着馮先生的大衣也跟着走進甬道。當時甬道黑暗無光,已充滿了一養化炭的氣體,我雖聽見馮先生呻吟的聲音,只是窒息得說不出一句話來。因爲火焰已把我的臉和左手燃燒,我就掙扎着返囘房中,已昏迷不省人事。等我十八歲的男孩洪達衝進房中,將我揹出,才甦醒過來。接着賴先生、大女壻和我的孩子們又一齊跑去將馮先生從艙房救出,並立即進行人工呼吸,但因窒息時間太長,年歲較大,心臟衰弱,已無法挽救。這時全船已火焰瀰漫,賴先生和孩子們强迫我下了救生艇。在此危急時期,蘇聯朋友自己雖也有些傷亡但仍奮不顧身,把馮先生的遺體,搶送小舟上。這種負責忘私的精神,我是非常銘感的。岸上海運官員知道「勝利號」失火之後,立即派兩艘軍艦將遇難旅客運囘奧德薩,並在半途將我和另外幾個受傷客人用快艇送到克里米亞半島上一個醫院裏療傷。我躺在病床上,仔細地想,馮先生的志願是要囘到解放區,参加人民民主革命,現在雖然不宰因爲偶然的原因,不得實現,我也要把他的遺灰帶囘解放區來,以遂他的心願。因此,我就决定將馮先生的遺體火葬。去年九月六日蘇聯政府派一架專機把我由醫院接囘莫斯科。第二天又派專機兩架把馮先生遺體,賴先生和我的孩子們轉到蘇聯首都。在飛機場舉行了迎靈的儀式,並立即把馮先生遺體送到火葬場去。由蘇聯高級將領出席主持,並以隆重的陸軍儀節舉行了火葬。我當時傷勢尚未痊愈,蒙蘇聯政府殷勤地招待我們,為我療傷。蘇聯敎育部並允許我的三個小孩和大女壻仕蘇聯免費求學,對我這種熱心的同情和幫助,我衷心十分感謝。
   爲,參加革命我抱着馮先生的骨灰,離開我的兒女,於去年十一月趕囘祖國,我勉勵要踏着馮先生的脚印完成他的遺志。我雖然自信半年多來的工作比我一生任何一個時期都更使我興奮,感覺生活的更有意義;但由於我過去五十多年都生活在落後的環境當中,使我學習的還不够快,進步得還不够迅速。今後我只有更加百倍地努力,在毛主席和中共的領導之下,爲人民民主革命,為新民主主義建設,盡一分小小的力量。我覺得這是紀念我敬愛的馮先生最好的方法。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德全
责任者
馮玉祥
相关人物
毛泽东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埃及
相关地名
亞歷山大港
相关地名
巴統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