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鋼鐵工業轉變生產方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09112
颗粒名称: 上海鋼鐵工業轉變生產方向
分类号: F427.653
摘要: 1949年,上海鋼鐵工業轉變生產方向,預備大量生產農具。
关键词: 上海市 工業 钢铁

内容

新工業週刊社編(每逢星期一出版)
   鋼鐵煉製工業是重工業之一種,最理想的所在地應該在煤鐵產區,上海照理是不適宜有鋼鐵重工業的。但為了適應上海特殊的需求,所以上海的工業有其地位,而爲了適應環境,所以上海的鋼鐵廠大都爲軋鋼工業;煉鋼工業因軋鋼的發展,才逐漸增設。現在煉鋼的有上海鋼鐵公司所屬的第一廠及第三廠,亞細亞鋼業公司,日亞鋼業廠等。
   上海各廠商的產品大都爲盤元、方鋼、竹節鋼、扁鐵、扁圓彈簧鋼、三角鐵、工字鐵、鋼窗鐵、路皮。
   鋼鐵煉製業的過去,因附近沒有煤鐵產區所以煉製情形不同。(一)生鐵方面:生鐵煉製所需原料,礦砂、焦炭、石灰石等因運輸困難,大都利用附近區域之廢鐵,加工煉製,(二)煉鋼方面:煉鋼設備有平爐、電爐煉鋼等,鋼鐵煉成後,澆成鋼錠。(三)軋鋼方面:軋鋼設備在上海甚多,以軋製盤元爲最多,其他像輕磅軌、小型扁鐵、方元建築鋼等。
   解放後,上海的鋼鐵工業復工的已很多,尙有一部因資金產品缺少銷路等等的限制尚未復工。過去鋼鐵業產銷情形並沒有按照具體計劃去實施,大部以適合當時需要而決定的,譬如盤元,是專為拉製洋釘、各種針類、鐵絲、鉛絲、鐵絞線等材料,又如建築用鋼、機器用鋼、電訊用鋼等過去因建築甚多,大部轉向此路,再如鐵皮大都用在建築及打包,過去每月產量約八十噸,每月的耗量在五百噸左右、一部份靠鞍山供給,其他則仰仗外貨。替代外貨
   的可能性
   上海各鋼鐵工廠過去的生產狀況每月的產量,產品足可替代同類國外產品極多。這裡有很多的例子
   (一)盤元:品質S·A·E一〇一〇——一〇三〇,製釘及建築用,效能與外貨相等,每月需要量爲二千噸,尙缺少五百噸。
   (二)方鋼竹節鋼:品質S·A·E一〇一〇——一〇三〇,建築用,效能與外貨相同,每月產量二千四百噸,每月需要量一千五百噸到二千五百噸可以替代三分至二吋方圓竹節鋼
   (三)扁鐵:品質S·A·E一〇二〇——三〇,建築,機器,造船等用,闊度在四吋以下的效能與外貨同,每月產量約一百噸,每月需要量不等,可以替代扁鐵,扁圓彈簧鋼。
   (四)三角鐵:品質S·A·E一〇二五,建築,機器造船用,效能,三吋高、一吋半闊以下與外貨同。每月產量一百噸,每月需要量不等,可以替代四吋以下三角工字水流等鐵。
   (五)鋼窗鐵:品質S·A·E一〇二五,鋼窗用,每月產量一百二十噸每月需要量二百噸,可以替代外貨鋼窗鐵。
   (六)鐵皮:品質S·A·E,一〇一〇,打包製管等用,每月產量八十噸,每月需要量五百噸。
   從上面的產品及產量來看上海的鋼鐵工業前途是極光明的轉變方向供應農用
   當前鋼鐵業最感煩悶的是產品銷路甚呆,資金周轉不易。產品銷路狹小的關係是由於過去鋼鐵業的生產的貨品大都偏重於建築材料,倘鋼鐵工業能逐漸轉變生產方向,政府能適度的予以扶助,鋼鐵工業是可以打破帝國主義的封鎖,爲發展生產鬥爭到底。
   轉變生產方向就是從本身的立場來解決難題,上海有一部份鋼鐵工業在向這一條路走。興亞鋼業股份有限公司就預備大量生產農具,供應新中國的農村所需。他們已開始調查華北華中每年所需農具數量,式樣,準備配合農村需要,然後開始生產,一方面可以打開目前鋼鐵工業所遭遇到的艱困,另一方面對農業生產也是有着很大的幫助。
   敵人的封鎖增加了鋼鐵業的困難,但怕什麽呢,這祗是對目前的鋼鐵業多了一種鍛鍊的機會而已。鋼鐵是在熾熱的鐵流中鍛鍊出來的,封鎖的困難將為鋼鐵業鍛鍊出剛強,堅靭,光明的前途來。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天牧
责任者

相关机构

新工業週刊社
责任者
新工業週刊社
相关机构
上海鋼鐵公司
相关机构
亞細亞鋼業公司
相关机构
日亞鋼業廠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上海市
相关地名
鞍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