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隊比家還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08889
颗粒名称: 部隊比家還好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49年,笔者幹校畢業後参军,觉得革命的友愛是偉大的,部隊比家還好。
关键词: 参军 部隊 解放軍

内容

幹校畢業後我的工作志願是當名「隨軍通訊員」,但我的學習總結上又寫了「我願服從組織分配工作」,因此,我爲了這事着實担過心,睡不好覺,吃不下飯,雖說下鄉也是爲了革命,可是小資產階級的興趣問題是無法抑止的。現在,我的名字已在參□同學的佈吿上出現了,我可高興得心裡直跳。
   離校時,陳班主任對我們說:「部隊的同志會照顧你們的,比這裏要好,比家裡也要好。」家,我離開家已有一年多了,親愛的媽媽,可愛的姊姊,當我苦悶的時候,她們會想盡方法來使我高興,我要什麽東西的時候,她們毫不疑遲的去想法來滿足我的需要,世界上,有誰比她們對我更好呢?不過,反正我是為吃苦而參軍的,好不好,說他幹嗎?
   解放軍七兵團敎導團的同志到女中來歡迎我們,我們的副校長說「我以校長的身分來歡送你們去參軍,我以革命同志的立場來歡迎你們來参軍。」
   當我們参軍同學上車到筧橋的時候,留校(沒□離校)的同學,都舉起手來歡送我們:「歡送革命最堅决的同志到部隊去工作,建設自己的國防軍。」「光榮參軍的同學,打到台灣去!」我們的小妹妹何同志還輕輕的唱起:「我送我的大哥到筧橋…………」我們的卡車動了,幾百隻手在動着,「把解放的旗幟,親自插到台灣去!」
   在慶春街上,我們的同學都唱起歌來,「向前,向前,向前,我們的隊伍向太陽…………」那時我們高興極了,兩邊的人民,張大了嘴巴,伸伸手,表示歡送我們。
   車出了慶春門,跨過滬杭路,行連就加快了,綠色的原野向兩邊跑過去,我們的歌聲向兩邊的小林裡、茅屋裏、野草裏展開。只有十多分鐘,我們就到了筧橋,卡車停在航校大門口,駐團解放軍同志和護士幹訓班列隊歡迎我們,紅旗飄蕩,軍樂隊、歌聲、口號,眞使我們高興得跳起來,我們的幾個女同志,還興奮得落下眼淚。
   敎導團李副團長給我們致歡迎詞:「我代表三百九十萬解放軍同志來歡迎你們,因爲我們的隊伍太需要像你們這樣的同學了,你們是出身富裕的大學生,到□裏來,要同學們受委屈一些…………」那時我們反而難爲情起來,我們的「大學生架子在幹校裏已丢掉了,我們上級同志特地到杭州去借木床、蚊帳、桌椅,菜又是那麽好,一大盆魚,一大盆蛋,一大盆青菜豆腐,我們的同學都異口同聲的說:「我們準備到這裏來吃苦,反而享起福來。」
   「我們照顧新同學,要和自己的弟弟妹妹兒女一樣。」上級幹部的口號太使人興奮了,同學們,我們應該怎樣來完成我們的任務呢?
   吃的、住的、玩的,都是幹部同志們照顧我們的,我們到教導團來,反而做了有人愛護的小弟弟小妹妹□,這是多痛快的事呵!
   電燈黑了,同志們到廚房裏去拿菜油燈給我們點上,同志們替我們搬行李、舖床、洒掃,眞敎我們感到尷尬,一位文化幹事范同志給我們趕蚊子的時候還說:「同學們,委屈你們了,我們要盡可能使你們的物質享受和過去一樣,因爲我們的準備太匆促了。」
   革命的友愛是偉大的,母親姊姊的愛比起同志們的愛是太渺少太狹隘了。
   班主任說:「部隊比家還好」,如果參加過解放軍生活過的同志是絕對不會否認的。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凡夫
责任者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台灣
相关地名
杭州市
相关地名
滬杭路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