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的經濟情况(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08673
颗粒名称: 常山的經濟情况(上)
分类号: F327
摘要: 1949年9月1日当代日报发表文章“常山的經濟情况(上)”。
关键词: 常山 經濟 情况

内容

本報通訊員
   (本報常山通訊)當我們翻開地圖,在本省西陲,與江西省玉山縣接壤的所在,有着一個外方人所不十分熟知的縣份常山。它旣非交通衝要,又非貿易中心,僅僅是大多數農村相結合的一個小小的地方。全縣總面積不過一、一五八方公里,佔本省全面積百分之一、一,人口不足十三萬。由於地形高峻多山,全縣山地佔有面積達百分之八一,農宅地無非百分之一六·八,說起來可耕地太少,幸而興人口成了正比例,因此在一般的年歲,粮食勉可自給自足,如果遇到了災害,則須仰賴他縣接濟。在過去,靠了山地副產的富庶,人民的經濟情况與生活條件是能合乎水平的,商業的基礎也就建立於廣大農村中間;抗戰勝利後,國民黨反動政府的統治變本加厲,一面是橫征暴斂,收括無饜,一面是僞法幣、僞金圓券的急劇貶值,物價直線飛昇,於是富的變窮,窮的無法爲活,碩果僅存的祇有封建地主剝削階級。本年五月本縣解放後,雖然在短短的數個月中,但情形又有了顯著的轉變,這當然要歸功人民政府與羣衆自己的覺醒。農村透視。
   因爲山多於田的關係,常山全縣可耕地的面積約二十五萬餘畝(其中上田約佔三分之一),以人口比例計算,每一口可佔二畝左右,農村的階級成份,大多數是富裕中農興中農,其次就是佃農、貧農,地主富農屬於少數,雇農則殊不多見。副產如植物油(尤其是茶油)木材、紅糖、菸葉等等,都有大宗的收入,而馳名四達的衢桔、衢柑實際上的出產地也是本縣,縣屬招賢區一帶桔樹遍野,年產五十萬斤以上。這一些物產是農村經濟的生命線,農民培植了它,它也養活了農民。
   粮食出產的數量有限,是一般農民在靑黄不接的時候所面臨的一個困難問題,也就是造成地主階級剝削的一個機會。於是乎時間一到,大肆貸放,往年是加六加八,今年(解放前)比較減少了一點,一般性的是加五,重重的剝削,是造成貧富懸殊的根源。而貸借手續之苛刻,則更令人痛恨;在本縣,大多數是以田契為抵押品,假如欠了二年,田地就屬於地主,形成了少數的土地的集中,這裏記者附帶地報吿一個剝削的事例:
   芳村區岩前地方,有程根寧、榮寧兩人,綽號「四老闆」「五老闆」,是本縣數一數一的地主,剝削農民的能手,擁有數千担的稻穀,以及數萬斤的植物油,而本身的田地不過二、三百畝,這些大量的物資,都是附近四鄉農民的血汗,經歷年剝削而累積起來的。曾經有一位附近的農民告訴記者:「往年新穀登場時候,向岩前途中肩挑稻穀的農民隊伍,比較挑往粮食倉繳納田賦的還要眾多。」雖然這是一句形容的話,但也可見其大槪。解放以後,這幾個地主全都逃亡,被隱匿的物資可不在少,六月間政府實施征借,根據人民的檢舉,查獲的稻穀達數白担。
   關於租息方面,以前大多數是業佃對分,中等的田大致繳納租息稻穀二百斤至二百五十斤之間。目前秋收已屆,情形顯然與往年不同,部份覺悟的業戶,初步了解了新民主主義的土地政策,自動的減低租息,每畝目一百廿斤至一百八十斤不等。甚或至於有不願收租以圖施惠佃農的。這種自動提高覺悟性是好的現象,也是未來實行土改的奠基石。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地名

常山縣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