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的民間形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06413
颗粒名称: 詩的民間形式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49年8月10日,当代日报登载了“詩的民間形式”一文,文章介绍了詩的民間形式。
关键词: 詩歌 民間 形式

内容

最近在讀到的一部分詩歌作品裏,就形式講兩行兩行的詩很不在少數。我想:把詩寫成兩行兩行的樣式,如果不是故意,或抱着某一種單純的「迎合」心理,是可以的。因爲李季的王貴與李香香就是利用了陝北民間的順天遊這一曲調在毛主席文藝思想、方針指導下由實踐而獲得成果之一。
   我們决不反對舊形式的運用,記得列寧在左傾幼稚病一書中論德國共產黨人當時應不應該參加資產階級的議會時說過這樣幾句透開的話:「議會政策,對於德國共產黨人,自然是「政治上已經過時」了。不過我們應該曉得,對於我們過了時的,不能看作對於階級也過了時,對於羣衆也過了時」。那麽如果有一種舊的形式,很廣泛的流傳在民間(如順天遊在陝北一帶),爲什麽我們不可以運用呢,無疑的,貫串着一種新的羣衆觀點,我們不僅不反對運用,而且是應該運用的。但這不等於說非運用着彷彿這是唯一的一種。
   有些人因爲陸定一同志在「讀了一首詩」中表揚了李季的「王貴與李香香」,便死抱住這一形式,認為這種形式便是詩的唯一形式,這是不對的。還有人不管寫什麽內容的詩,非要把它弄成兩行兩行的樣子不可,這更是錯誤的。因為「王貴與李香香」的這一成果,只能顯示着實踐文藝羣眾化的這一總的文藝的方向,而不能把「王貴與李香香」本身這一形式誤會成是詩的唯一形式。若然,這是很可能阻礙詩文及在羣眾化的實踐中,在統一的原則下的多樣的形式的發展的。
   在我看陸定一同志在「讀了一首詩」中的最主要的意思是說:「奪取封建文化的碉堡」。實在說在我們新的文化戰線上還並沒有如我們在軍事戰線上那樣已獲得了輝煌的戰績,所以我們必要有計劃有步驟的向封建文化陣地進攻,向封建文化碉堡進行奪取。可是這並不就等於要寫詩的人都寫「王貴與李香香」那樣形式的詩。但向「王貴與李香香」學習什麽呢,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學習李季同志如何在運用民間形式這一點貫串了鮮明的新的羣衆觀點,而使詩在毛主席所指示的文藝爲工農兵服務這一總的方針的實踐中,產生了獲得了藝術的政治效果。
   民間的形式是很多的,並不止於「順天遊」一種,且它大半帶有着地方性,因此,我們如想運用舊形式也不該只止於這一類,尤其是不應當死板的專在這兩行兩行上做形式的追求,使詩失掉了生動活潑而走向定型的栲枷,這傾向是反現實的。事實上從當前工農兵自己的詩創作中来看也並不都是那麽兩行兩行,或那麽均齊,對稱和程式化的。「列寧在論游擊戰爭中說到馬克思承認各種各樣的鬥爭形式,而且並不是空想出什麽形式,只不過把羣眾鬥爭中所產生的形式綜合起來,組織起來,並使之得到自覺性」。這說明了什麽呢,這在告訴我們一個鬥爭的形式是從那裏來的問題。我想:如果離開了生動的鬥爭的生活內容,而只爲了形式而形式,那並不爲使詩在爲工農兵服務的這一總的戰鬥的到達點上增加什麽的。
   陸定一同志在另一篇文章裏說:「我國農民對藝術是愛好的,但是他們的「食糧」向來是一則粗製濫造,二則封建意味極為濃厚,我們革命文化人,有責任來給他們以思想上政治上和技巧上很好的新的食糧」。「王貴與李香香」不消說是這一努力的收獲,而我們的一些詩歌工作者和初學寫詩的人也必須本着這一精神前進。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紀初陽
责任者
陸定一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