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鎖的好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04834
颗粒名称: 封鎖的好處
分类号: E289.55
摘要: 國民黨反動派和帝國主義者對解放區海港實行了「封鎖」,增加「發展生產,繁榮經濟」的困難,也因爲祇有這樣,才能逼着我們不靠外國而靠自己,才能使一個消費的城市變成生產的城市。
关键词: 國民黨 解放區 經濟

内容

自從國民黨反動派和帝國主義者演雙簧,對解放區海港實行了所謂「封鎖」以來,已經有兩個禮拜沒有外國船到上海了,據說已經有許多人在着急,認為這樣一來,新解放區的「繁榮」就會消滅。
   我們並不說這些人的着急是杞憂,因爲封鎖無疑的會增加我們「發展生產,繁榮經濟」的困難,但是,反渦來想一想,這種帝國主義者的示威是不是全無好處呢?據我的看法,恰恰是:好處很多,至少好處多於壞處。
   你以爲這是「詭辯」麽?一點也不。
   讓我們囘想起抗戰中的一件事吧。江南事變之後,國民黨匪軍開始封鎖了陝甘寧邊區,那時候對於邊區政府,對於八路軍,對於邊區人民,是不是增加了困難呢?當然是大大的增加了,但是這封鎖造成的結果是什麽呢?是全邊區人民的節衣縮食,努力生產,是全邊區人民的「化憤怒為力量」,捲起了生產競賽的高潮。於是,經過了不足兩年工夫,邊區從「自給自足」進一步而變成了「豐衣足食」了,假如沒有這次封鎖,因為延安還可以向外面買布,買糧,買火柴,老百姓和黨的幹部也許不會想到自己動手紡紗,自己計劃開工廠,自己動手拾糞和種菜吧,封鎖了,外面東西不能來了,那麽除出下决心自己動手之外,難道坐以待斃麽?於是腦筋動了,手也動了,整個邊區的經濟也動了。這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這也是一個因爲困難而逼着人民走向進步的例子。
   現在,國民黨匪幫和帝國主義者妄想封鎖上海了,好得很,我們竭誠歡迎。因爲祇有這樣,才能逼着我們不靠外國而靠自己,也因爲祇有這樣,才能使一個消費的城市變成生產的城市。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地名

陝甘寧邊區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