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訪問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04669
颗粒名称: 丁玲訪問記
分类号: G127.653
摘要: 1949年7月22日,当代报刊登“丁玲訪問記”一文,讲著名的老解放區文藝戰士的工作生活经历。
关键词: 丁玲 訪問 解放區 文藝戰士

内容

我們去看丁玲。
   這位著名的老解放區文藝戰士,給人的最初印象是:和藹、明快、和結實。
   我們是從文藝為工農兵服務談起的。
   丁玲說,一般進步知識分子對這問題了解得很抽象,他們把現實幻想得很美麗,可是眞正和工農兵生活在一塊的時候,他們就會覺得不舒服。穿骯髒的衣服,吃蒼蠅爬過的粗飯,住很壞的房子,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受不了這些。工農兵的語言思想,他們不懂,在工作上,不能幫忙別人弄機器、種地、和抗槍,也不能幫忙人家解决實際生活問題。工農大眾是不會來恭維你,不會想法來滿足你的個人英雄主義的,你會感到英雄無用武之地,結果就又退囘到知識分子的小圈子裏去。
   她像說故事似的慢慢地給我們述說她開始到工農兵羣中去的情况,抗戰開始時在延安她做政治處的副主任,每天除了講「黨建」,敎戰士認字外,還要解决許多實際生活問題,比如說這個士兵發了牢騷,那個想家,那兩個吵嘴打了架,戰士的老婆來了要去和她談,沒有理髮匠也要去找。「因為自己對這些不熟悉,一下子不能担負起工作。在生活上,又和大家打不成一片,政治處的團長主任和士兵對我都非常好,但當他們在屋子裏又打又鬧又唱的時候,我一進門,他們就規矩起來了。自己感覺到很無用,不能堅持,只做了一個月,就仍做知識分子的工作去了(指西北戰地服務團)。」她笑着這樣說。
   她翻弄着手裏的記事本,着重地說:「要羣衆了解我們,就要和羣眾生活打成一片,就得下決心,經過長期的甚至是痛苦的磨煉,和自我鬥爭。和羣衆在一塊你不要把自己當做一個旁觀者,不是單純來搜集寫作材料,更不是來做客人的。」
   她說抗戰時有些人到前方去搜集寫作材料,四處看看,結果看的都是一些表面現象,周圍的人不知道你需要的是什麽,不能幫助你,只不過成了別人工作上的負担。「照這樣的情形,雖住得很久,也寫不出東西來。」她肯定地說:「我們去工作一定要抱着與羣眾一同做主人的態度。」
   抗戰時,當她到延安一個工廠工作之前,曾問鄧發同志,怎樣才能接近羣衆?鄧說:「把工廠看做自己的家,能做什麽就動手去做,廠裏發生了什麽問題,那就是自己的責任。」
   進了工廠後,每星期的政治報告、時事報告,都去參加,晚會給職工講故事,她本來不會唱歌,但他們要她唱,她就唱,她幫他們工餘排戲、辦壁報,在那裏做一切她所能做的事;這樣工人、職員、廠長都非常願意和她談,家裏出了事,也要她出主意,他們一有錢就來請她吃東西。所以每到發薪的時候,她還得想法躱他們。
   「因爲自己在思想上感情上起了變化,做了一番改造,丢掉了小資產階級的情感,所以工作和生活得很愉快。」
   丁玲越說越興奮,那雙充滿智慧的眼睛閃着喜悅的光。
   她又以她兩次參加土地改革的經驗做例子,說明了在工作中態度不同,結果也就不同。一九四六年她參加涿鹿的土改時,總抱着一種爲寫作的心情,所以村裏的重要事情大半讓別人負責。她比較注意的還是一些人物,一有空,就去找他們談話,去了解那些人物的性格、樣子、心理,但應該更注意的,他們在這個偉大運動中的思想變化,在對每一個政策執行上所反映的心理變化,她覺得自己做得不够。
   她又談到四八年尾到四九年初,她在石家莊附近又做了五個月的土改工作,這一次就不同了,她不是去找寫作材料的。在村裏參加羣眾工作,發動他們、組織他們管自己的事。她和他們談話是想了解村子裏的情况,幫助他們解決問題,所以結果她和村子裏的人成了知心朋友。離開那地方的時候,他們留她,不讓走;並且說:「咱們有吃的你就有得吃,咱們有穿的,你就有得穿。」
   她曾經和工農出身的幹部相處了很久,覺得他們非常可愛,因為他們的感情,全付心意,都放在對革命事業的愛上面,沒有個人得失,直爽而誠懇,有非常好的品質。
   她說有了階級覺悟的農民是偉大的,如同她看見的不少的老太太們受了一輩子苦,土改後將自己的兒子送去參軍,這不是件簡單的事!她並且強調要向羣眾學習,走羣眾路線,她說農民是很有知識的,如同有些小資產階級的知識分子在土改劃分階級時,還有失錯,把中農劃爲富農,以表示自己的進步。而農民則因為他們了解實際情況,只要把政策向他們詳細講解,他們是會分析的。
   勞動人民有創作天才。他給我們唸了一首詩,這首詩是一位老太太編的:
   「太陽出來紅東東,
   太陽好比毛澤東,
   莊稼沒太陽莫生長,
   人民沒毛主席萬年窮。」
   老太太把人民比做莊稼,說大樹是地主,莊稼被大樹遮住,太陽照不到,所以一定要趕快砍倒大樹,讓莊稼曬太陽。
   談到今後的工作計劃,她說文藝工作者代表大會後,她打算仍囘到工廠或農村去工作。她感慨地說:今後她要多寫、多創作,還願意幫助年靑作家、工農作家寫作。
   這是一位無產階級文化戰士所走的路,也就是毛主席所指示給我們的路。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傅冬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