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民控訴日寇暴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03687
颗粒名称: 南京市民控訴日寇暴行
并列题名: 要求迅締對日和約嚴懲日戰犯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49年7月南京各界人民於紀念「七七」十二週年時,紛紛控訴日寇在侵佔南京期間瘋狂屠殺南京市民的血腥暴行,要求迅速締結對日和約,嚴懲日本侵華戰犯。
关键词: 南京人民 日寇暴行

内容

(新華社南京九日電)南京各界人民於紀念「七七」十二週年時,紛紛控訴日寇在侵佔南京期間瘋狂屠殺南京市民的血腥暴行,抗議美帝國主義扶植日本侵略勢力復活的政策,要求迅速締結對日和約,嚴懲日本侵華戰犯。記者六日訪問了幾位親歷日寇在南京屠殺恐怖的市民。他們都曾於一九四七年去日本東京出席過國際法庭作證,但因美帝國主義和國民黨賣國反動政府對日本戰犯的袒護,毫無結果而在失望和憤恨中囘國。陳福寳是南京中華路同昌五金號的店員。他在東京國際法庭上作證兩件事:第一件是當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二日日寇侵入南京時,在新開路七號目睹兩位婦女同胞被一羣日寇强姦致死。第二件是日寇在侵佔南京後,强入國際委員會設立的難民區,將難民區收容的青年三百餘人拖出槍殺;這些罪行是日寇戰犯中島吾做的,可是中島吾在抗日勝利後,就被國民黨反動政府放囘日本去了。一九三七年在南京當警察的王崇德,在南京淪陷時,被日寇關在中山北路的華僑招待所。是年十二月十二日中午,他和被關在一起的二千多靑年,被一小隊日寇分成四隊,押往下關江邊,用重機槍掃死。他當時幸未被打死,事後從死屍中逃出。市民李士貴在抗戰時是個兵士,在作戰中被日寇俘擄。日寇侵陷南京那天,他和其餘被俘的中國士兵被押到中山北路司法行政部大樓上,日寇命令他們去爬上那光滑的圓形的樓頂,大多數人都墮地摔死。日寇以此取樂。沒有死的,又被拖到燕子磯,被日寇用機槍集體屠殺,他幸而未摔死,也未被射死,但受了重傷,夜間從死屍堆中爬了出來。他們都一致表示:日寇欠下的這筆大血債,中國人民是永遠不會忘記的。對於美帝國主義扶植日本法西斯軍閥,中國人民將堅决地反對到底。他們沉痛地要求把被國民黨賣國反動政府和美帝國主義釋放的日寇侵華戰犯押囘中國,由中國人民政府嚴厲懲辦。
   某修械廠的機師張尙義在該廠關於對日和約的座談會上沉痛地說:日本侵佔南京時,約有二千市民躱入六十兵工廠。日寇把他們驅逐到廠內空場上排成隊,用機槍全部掃死。日寇行兇後,又從死者身上剝下衣裳,撕成破布,發給廠裏工人擦機器,他激昂地高呼:「我們難道能忘記日寇所欠的這筆血債嗎?」居住在雨花台畔的一個名叫徐超義的工人向記者控訴日寇的大屠殺時說:「那時我親眼看到許多年輕人,在日本兵的刺刀逼迫下,挖好土坑,然後又被迫互相活埋。每到下午五時,街上就不見一個行人,只聽到日本鬼子趕着老百姓上刑場的恐怖的叫喊聲。」南京市公營無線電廠、有線電廠、中央商場、永利錏廠等廠職工,在「七七」前夕也都召開了座議會。在對日寇對南京人民的血腥恐怖的控訴中,他們堅决地表示:决不允許日寇侵略勢力重來侵略中國,爲禍遠東!他們一致反對美帝扶助日本軍國主義的罪惡行爲,且要求卽將成立的人民尼主聯合政府派遣代表參加討論日本問題外長會議,迅速締結對日和約,以鞏固遠東和平和世界和平的基礎。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士貴
相关人物
王崇德
相关人物
陳福寳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南京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