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劇進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03651
颗粒名称: 秧歌劇進城
分类号: G210
摘要: 本文写了城市中的新秧歌劇必須注意的幾點内容。
关键词: 城市 秧歌劇 舞蹈

内容

熱鬧、有勁、健康的秧歌,將隨着人民解放軍的脚步成爲中步國舞蹈的主流,這大概不會有問題的,但是,秧歌現在的步伐、旋律、節奏的主要來源是廣大的農村,帶有强烈的地方色彩和泥土氣,它主要的是表現農民在生產勞動中的集體歡情,它的萌芽與生長是有一定的歷史範疇和生活勞動的基礎的,那麽,用現成的秧歌隊的步伐、情調、形式來表現大城市居民的「生產樂」,有些地方是不很合拍的。
   秧歌的基本情調和步伐來源,大體說,是人們生活中自然情緒的流露,然而,更確切的說,它是生活勞作律動的舞蹈化,是中國風農民的集體舞蹈,是農民情感表現的方式,是發自生活的產物,歌在城市中演出時要注意的,它還不易克服城市。
   生活方式也同時决定了人類的趣味。爲農民所喜聞樂見的秧歌,是不是能為工人接受呢?從農民生活中創造的秧歌劇,是不是就適合描寫大城市居民的生活呢?在藍天曠野之下表演的秧歌,是不是在廳堂中表演也和諧呢?這都是成爲問題的問題。文章下鄉,內容形式都必須改變,秧歌劇進城,也同樣需要一種廣度的發展。這個課題的提出並不是迎合好尙,也不是拋棄了秧歌劇,另找一條道路,而是秧歌劇更高的進化,正如秧歌劇是秧歌的進化一樣,使它更高度的完美,適合於描寫各階層人民的生活,而其開拓者最好就是工人、兵士們自身。自然免不了有勞動習慣的痕跡,它的曲調、步伐和農村生活結下了不解之緣。
   因為,所謂「姿勢的美」,是有生理學上的根據的
   城市中的新秧歌劇必須注意到這幾點:第一,部隊和工廠中的生活,都是機械的,集體的,快速度的,要造成新的秧歌劇,必須深入,一定要輕鬆圓熟,不費力,是肌肉熟練輕巧的控制,假若這種說法成立,那麽,秧歌的步伐、扭法一定也是順從農民在長期生活勞動中所訓練成的特定姿態,順從肌肉活動最舒適最習慣的方式,古代狩獵的人羣的歌舞也幾乎就是獵獸動作的一藝術的誇張」,這種徵象在原始味濃的歌劇中特別明顯。今天的秧歌劇雖然已經否定了舊有的形式,步伐也見嚴密,但是,它這種性質却還依舊留存,因爲它所吸取的健康的新鮮的血液也還是來自廣大的農村的。
   特定的節奏、旋律和情調,不是憑空創造,而是應變於人們生活勞動的方式。中國農村現階段的生產方法是靜態的,所以秧歌的曲調悠緩,卽使是最快的速度,比起大城市中工業生產的速度也還是慢的,農民們的歌聲,是不會完全合於大城市的規律的,這是秧士兵工人的生活,擷取其生活中豐富生動的成分,才能够免必於枯窘。第二,秧歌原來的步伐和情調必須在廣度上發展,在曲調上,應當具有兵士們進行曲剛健的作風,或者工人們快速度的旋律,在步伐,上,要從工人士兵生活中的習慣動作提高到節奏化的程度。第三在題材的採用上,必須使它和工人士兵的生活有着絕對的關聯,讓工人們瞭解新社會,讓他們揚棄舊社會,讓士兵向戰鬥英雄看齊,不僅使秧歌有娛樂的意義,而且還是新民主主義形象化的敎材。第四,演出必須和當前最新鮮最亟待解釋宣傳的事件配合,比如最近上海反匪特,打擊銀元販,號召生產,就是極好的機會。
   讓我歡呼吧,爲了中國民族舞蹈的再生!
   (宛宛)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宛宛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