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各地職工增產迎接七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02757
颗粒名称: 華北各地職工增產迎接七一
分类号: F427
摘要: 7月1日,華北解放區各地職工以增產節約迎接「七一」的運動,獲得顯著成績。
关键词: 華北 解放區 職工 增產 節約 成績

内容

(新華社北平一日電)綜合各地報導:華北解放區各地職工以增產節約迎接「七一」的運動,獲得顯著成績。太原西北煉鋼廠第一號馬丁爐職工,超過了「七一」前四十天中出鋼一千五百噸的生產任務。他們在五月二十日至六月二十三日三十五天中,共產鋼一千五百五十二噸。鋼的質量也大爲提高,大部能供碾製道軌之用。在生產中,煉鋼課各系職工都組織了生產小組,工人們按時作息,遵守勞動紀律,煉鋼課課長及副工程師親自到炊場和爐台上具體指導。保定車站職工爭取在「七一」前裝修好「七一」號機車,修理廠工人自動義務加工兩小時。煤台工人六個人一天裝卸煤二百一十噸,他們說:我們不會修車能賣力氣,我們就用出力氣來迎接「七一」。平津鐵路局滄德段各單位在迎接「七一」的生產運動中,工作效率也有提高。過去滄德段行車時間最快要九小時半,有時候亦需要十三小時,到六月二日、已達到最快五小時,最慢九小時。鐵匠打道釘由每日二百個增到七百個。節約也有成績。電力工人孟廣陽按裝發電機,三天中節省洋灰十袋,砂子石碴六立方。喬成羣從廢鐵中檢出廢螺絲,配成整套螺絲二百套。石景山發電所十五號爐的修理工作,六月二十二日估計尚需半個月時始能完成,但工人們提出挑戰,保證在「七一」前完成計劃。其他如秦皇島耀華玻璃廠,邯鄲公營復昌麵粉公司,冀南軍區織工廠等單位,在迎按「七一」的生產運動中,生產量均有提高。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机构

太原西北煉鋼廠
相关机构
保定車站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