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瞿秋白同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02557
颗粒名称: 紀念瞿秋白同志
分类号: D676.5
摘要: 一九四九年六月二十九日当代日报登载的紀念瞿秋白同志的文章。
关键词: 瞿秋白 革命 烈士

内容

瞿秋白同志爲革命艱苦奮鬥,不屈不撓。今天是他英勇犧牲從容就義的十四週年紀念日。
   秋白同志第一個使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反機會主義的鬥爭。一九二七年五月,我們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時,秋白同志寫了反對陳獨秀、彭述之機會主義的一本小冊子,黨大會上大家都認為秋白同志的批評是正確的,但沒有作出嚴肅的決定,反而採取了調和態度,沒有把黨的領導更換,還是使陳獨秀仍舊担任黨的總書記。這個機會主義、投降主義的領導,終於把大革命弄失敗了,這一慘痛的敎訓,才使我們黨深刻地了解到「工人階級政黨不與自己隊伍中的機會主義作□調和的鬥爭,不把自己隊伍中的投降主義者紛碎,就不能保存自己隊伍底統一和紀律,就不能實現其為無產階級革命底組織者和領導者的使命。」從此以後,我們黨內部生活發展的歷史,是堅决與黨內「左」右傾機會主義作不調和的鬥爭,並把他們粉碎的歷史,因而使我們黨能够布爾什維克化,能够日益鞏固健全起來,能够担負中國偉大的革命使命。
   秋白同志第二個使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國新文字的創造,他主張中國文字改革必須是文字革命,應當採取拚音制度,用羅馬(拉丁)字母拚音,製造一種新的中國文字,方才能够達到「言文一致」的目的。一九二八年時代,他常和我及林伯渠同志等幾個人研究中國文字改革問題,他寫成了「中國拉丁化字母」的小册子,一九三一年九月中國工人在海參崴召集了中國新文字第一次代表大會,根據他的小冊子作出了中國新文字的新方案,這就使中國文字改革有了一個正確的方向,受到廣大人民的歡迎,開闢了中國新文字發展的道路。
   秋白同志第三個使我印象最深的是文藝大眾化的提倡。一九三二年時代,他寫了許多文章批評五四式的新文言,和資本主義式的、舊式的「歐化文藝」。而主張「無產階級應當開始有系統的鬥爭,去開闢文藝大眾化的道路。」他以爲「民衆自己的文藝革命的路線是要創造革命的大眾文藝,是要使革命的「歐化文藝」大眾化。現在,革命的大眾文藝大半還要運用舊式的大眾文藝的形式(說書,演義,小唱,故事等等),而表現革命的內容,表現階級的意識。這種初期的革命的大眾文藝,將要同着大衆一起,漸漸的提高藝術水平線。而中國的民眾,尤其是中國工人的先鋒隊,同時也應當運用世界無產階級的經驗,運用世界文化的成績:對於革命文藝,只有在這個意義上,方才說得上所謂「歐化」。」因此,他介紹了許多高爾基及其他蘇聯文學家的作品到中國,他和魯迅交往最親密,他們彼此互相尊重,他的思想言行使魯迅深爲感動,他們並肩作戰,使國民黨反動的文化「圍剿」也同軍事圍剿一樣,一敗塗地。
   在人民解放軍偉大勝利,全國即將得到完全解放的今天來紀念秋白同志,一方面可以告慰先烈,革命卽將在全國範圍內獲得勝利,一方面更加重我們的責任。我們同志在黨和毛主席領導之下的軍事工作、政治工作都是作得很好的,得到了史無前例的輝煌勝利。現在擺在我們面前的經濟建設工作,文化建設工作,是迫切需要我們更努力地担負起來,完成新民主主義的經濟和文化的建設,我們也要和軍事政治一樣,在我們黨和毛主席英明領導之下,很好的完成我們的任務。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吴玉章
责任者
瞿秋白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