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教育諸問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00763
颗粒名称: 中等教育諸問題
并列题名: 參考資料
分类号: G529.71
摘要: 1949年6月9日当代报登载“中等教育諸問題”讲述了華北東北敎育會議对中等敎育的方針問題的正確解決办法。
关键词: 当代报 中等教育 敎育會議

内容

(一)關於中等敎育的方針問題:華北東北兩個敎育會議都作了正確的解決,這就是:
   一、中學必須正規化,卽是必須有入學和畢業的制度,有一定的修業期限、上課時期、放假日期等,各種正規學校的制度。
   二、在學制問題上,舊的學制是有很多缺點的,但是如果現在就加以通盤的改革,則是過早的沒有準備的,因此現在解放區中學一度仍採用三三制,華北則規定除三年級制的初中以外,還辦一年制的速成班。師範學校的學制,華北也採取了三年制爲主,一年制為輔的辦法,東北則採取四年制和二年制二種。
   三、在課程方面上,對於中學,華北東北都决定文化課佔百分之九十,政治課佔百分之十;東北也决定師範學校的課程,文化課佔百分之七十到七十五,業務課佔百分之十五到二十,政治課佔百分之十。
   四、關於敎學方法問題,華北東北都強調了必須重視課堂敎學及敎師指導的作用,同時反對敎條主義的和填鴨式的辦法;關於集體學習問題,一方面指出它的一定範圍內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又着重要地反對了濫用所謂集體學習,規定平均每週只應舉行一課集體討論。
   五、關於學生進行課外社會活動問題,也一方面指出了它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又反對進行過多的社會活動,以致妨礙上課,作了課外活動每週不超過六小時或八小時的規定,以免妨礙上課和自修。
   六、關於學校的管理,應採用與工廠管理委員會大體相同的辦法,即在校長領導下,由學校主要敎職員再加學生代表一人或二人組織學校管理委員會,統一領導學校的一切工作。以上這些辦法,雖然其中有些還待實際的考驗,但總的說來是恰當的。
   (二)敎科書問題:是學校敎育的基本關鍵問題,幷該指出,在這方面我們還缺乏準備,現在應該集中一切可能的力量,迅速予以解决,在未解决以前,爲了應急起見,不得不利用舊的敎科書,對於無關政治的課目,應該選擇較好的舊敎科書,加以必要的刪改,暫時應用,待將來有了可能,再來通盤修改或重編,但有些科目,例如政治、歷史、國文等則必須編輯新的敎材,這種敎材編寫必須是合乎科學的,幷且合於學生程度與敎學速度的。在敎育方面課程已經決定之後,解决敎科書的任務就成為最重要的任務,必須努力解决。
   (三)中等學校的師資問題:包括師資的來源及對他們政治及生活上的待遇。師資的來源,第一應盡量任用原來敎員,第二應對現有的一部份敎員進行必要的補充訓練,以提高他們的政治水平,文化水平,第三還應設法訓練新的教師,敎育工作是一項重要而艱苦的工作,在戰爭時候特別有許多不便,政府應當適當地改善教育工作人員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切實幫助他們克服在生活上和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種困難,以便他們能够安心工作。
   (四)敎育經費問題:現在正臨戰爭時期,敎育經費自然是困難的,但是為了辦好中等學校培養知識靑年,各解放區政府應該在預算中劃出一部份確定的經費,作為敎育之用,為了訓練必須的急用人材,應當擠出此項經費,置於一切必要經費的預算之內,同時爲了顧到經費的困難,在劃定敎育計劃時仍應在不妨害學習的情况下,提倡自己動手克服環境,並應在可能條件下要學生携帶自己所食的糧食,在政府考慮敎育經費時,除大學及中學以外,當然必須把高小初小的經費以及城市鄉村社會敎育的經費計算在內,在鞏固的解放區,初小和高小城鄉社會敎育工作必須有所整頓,這是不待多說的。在整個敎育工作中,新民主主義靑年團有責任幫助政府辦好教育,並在團內團結師生,團結同學,加强學習。(一九四八年十月新華社社論)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