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絲織工業之展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10000469
颗粒名称: 杭州絲織工業之展望
分类号: F427.653
摘要: 1949年6月6日当代报刊登关于杭州絲織工業文章。
关键词: 工業 工廠 絲織

内容

第一期新工業週刊社編(每逢星期一出版)
   一、在艱難中生長
   絲織工業為我國重要民族工業之一,江浙一帶,地居太湖流域,土壤氣候,很適宜栽桑養蠶,一般農民大都以養蠶為重要副業,蠶絲產量豐富,佔全國總生產量百分之五十以上。因此絲織工廠頗爲發達,在湖州、盛澤、蘇州、無錫、以及上海杭州等地,絲織機械,不下一萬六千餘台,城鄉相連,農工兼利。杭州絲織工業,自唐宋以來已具規模,故綢廠比較各地為多,戰前開工機械,曾達一萬餘台以上,爲杭州絲織工業强壯全盛時代,內運外銷,盛極一時。自從抗戰開始,杭垣淪陷,絲織工業首遭敵僞歧視,蓋我國絲織品,在國際市場居有領導地位,為日貨唯一勁敵。日本壟斷資本財閥本極歧視,故於杭垣淪陷後,唆使反動軍閥,肆力破壞,强迫收買織機,統制原料分配,任意採伐桑苗,意圖澈底毀滅我國蠶絲事業,使杭州絲織蒙受空前浩刼。奄奄一息,基礎全毀。
   抗戰勝利後,絲織工業有識人士,爲發展民族工業,恢復絲織生產,迎着困難堅决復業。希望從此安居樂業,發展生產,繁榮經濟。不料在國民黨反動派統治之下,社會經濟長期混亂,農村破產,民生凋敝,社會購買力普遍低落,尤其是通貨惡性膨脹,物價繼續騰踊,循環盤剝,使民族資本工業,無以為生。現在杭州已慶獲解放,光明普照着每個角落,絲織工業投入人民的懷抱,今後爲着民族前途,個人生存,應在新民主主義的經濟政策領導之下,努力復工增產,向光明繁榮的路程前進。
   二、機械設備及生產過程
   杭州共有絲織工廠一二五三家,現有力織機五七三七台,手織機四三五台。杭州絲織工廠,具有二種不同的組織形態:一部份爲家庭工業制度,是由全體家庭屬員,共同參加工作很少僱用業師學徒;一部份則為稍具規模的工廠工業制度,是由自由資本人士,共同合資經營,規模較前者爲大,設備亦較完全。惟絲織工業,本來是由農村手工工業脫胎而來,規模都很有限,大量生產的條件尚未具備。茲將杭州絲織機械設備規模調查於後:五台織機以下者—九九〇廠十台織機以下者—一八四廠廿台織機以下者—六四廠卅台織機以下者—一五廠四十台織機以下者—九廠五十台織機以下者—三廠六十台織機以下者—一廠七十台織機以下者—一廠
   杭州平日開工織機,約在百分之九十以上,本年三月份開工織機,計力織機五〇二一台,手織機三四八台,兩共計開動織機五三六九台。
   絲織工業使用機械,除掉主要織綢機以外,尙有絡絲車、併絲車、撚絲車、扻經車、搖緯車、例筒車、軋花機等各種輔助機械。杭州以家庭工廠居多,輔助機械,大都均不完備,故本市尙有一種撚絲工場,專門代理小型綢廠撚絲。同時本市各綢廠亦無煉染設備,均由煉染工廠代為煉染整理。
   至於絲織製作過程,爲便於明瞭起見,特列簡表於後:
   三、原料及工資
   依據三月份的調查,本市全體絲織工廠每月平均出品,計共一、六二一、三七八碼(每疋五十碼),上項出品可分三類:(一)全蠶絲絲織品,(二)全人造絲絲織品,(三)蠶絲人造絲交織品。據業中人詳確統計,織造原料每月計需蠶絲八八〇餘担,人造絲五〇七箱,干經三七一担、土絲一六九担。如果蠶絲每担折合白米八〇石、人造絲每箱折合白米六四石,干經每担折合白米六四石、土絲每担折合白米五四石,則全部原料共合白米一三五、七三八石。
   上海爲全國中心市場,所有原料商品均以上海為集散市場,蠶絲雖為農村特產,但是市場仍在上海,故杭州絲織工廠、日常應用原料,仍須向上海採購應用,很少向無錫直接採購。至於本省全年生絲產量,也很有限,僅足杭州二個月之用。今後應設法增產,以達到自給自足之目的。至于人造絲在我國尚無出產,全賴外國輸入。戰前均從意、日、德、荷、法、英等國採購輸入。意大利人造絲工業頗為發達,斯尼亞人造絲我國絲織工廠應用已久,故意大利人造絲進口量,約佔全部總額百分之四十以上。自一九三四年之後,日本人造絲工業大量增產,賤價傾銷輸入額竟超過意大利,約佔總額百分之四三强。勝利後人造絲進口,亦以日意兩國較多。日本係採用以貨易貨方式進口,意大利則係絲織廠商直接採購。人造絲因質地勻淨,變化自如,世界各國消費用量有逐年增加趨勢,不僅在絲織工業品用量很大,其他織物亦可採用人造絲,我國今後為發展工業,繁榮經濟,應積極設法籌設人造絲織維工業。
   杭州絲織工業從業人員,依據最近統計,織工五三六九人,幫機及女工一六〇一人,□績工人三六七人,織工打五折。
   四、內外銷路
   絲織品為我國輸出特產,運銷海外,頗受歡迎,在西歷一八六八年至一九〇八年四十年間,每年平均輸出綢緞約計一萬六千公担以上,歷佔全國出口商品第三位,于推廣輸出,爭取外匯,頗具重大功能。歐戰之後,日本處心積慮,積極增產,賤價傾銷各國,使我國綢緞在國際市場上大受打擊,致銷路一落千丈。故自一九二七年至一九三六年間,綢緞輸出逐年銳減,自一萬六千九百公担降至四千公担左右,十年間平均每年輸出綢緞約計八〇〇四公担(十年中繭綢出品平均每年約計九七七九公担)。抗戰開始後,國外銷路更不足道了。勝利後,絲織同業爲開闢國際市場,推廣絲織輸出,曾不斷努力設法進行。三十五年全年出口絲織品一七一一公担,三十六年聯營出口綢緞計五百萬碼以上。
   絲織品國外銷區,以南洋爲唯一中心,印度、菲律濱、新加坡、安南、緬甸、暹邏、馬來亞等地約佔出口總量百分之二十五以上。香港爲外銷轉口市場,每年經由香港轉銷歐美,約佔百分之四十以上,直接運銷歐洲者計有英、法、西班牙、瑞士、希臘、瑞典等國,尤以英法較多,約佔總出口量百分之六以上。南美則有阿根廷、古巴等地。此外爲加拿大、土耳其,埃及、非洲,阿拉伯,澳洲等地。今後我們如能積極努力,發展生產,并不斷從質量方面求改進,絲織外銷當能重趨繁榮。
   杭州絲織生產,平均每月計達一、六二一、三七八職員六九七人,共計九〇三四人。
   織工待遇是經勞資雙方共同協議,採取計件支薪,標準工作量為全月工作二十八日,每日工作十小時,每日標準生產量為八千至一萬頭緯的一百六十梭的緞背縐十一碼,織工每人每月工資合米二石七斗五升,均按實在工作生產量核發。幫機及女工工資係計日支薪,幫機工照織工打六六折,女工照碼,除外銷之外,內銷大都經由上海轉送,依據三十七年上半年統計,上海銷貨約佔百分之七三,其次為漢口長沙二區,此外廣東、江西、雲南、四川、華北,均有推銷。戰前東北為綢銷重要地區,十餘年來因南北交通阻梗,交易停滯,致綢緞銷路多年停頓。今大江南北,均獲解放,南北物資流通暢便,今後綢緞內銷,必然有新的發展。
   五、展望前途
   民族資本已獲自由發展的機會,今後在新民主主義政策的四大目標下,發展生產,繁榮經濟,公私兼顧,勞資兩利。共同努力邁進,積極復工增產。絲織工業爲我國重要民族工業,我們應澈底檢討,互相勉勵,恢復昔日繁榮,創造光明前途。
   一、推行集體產銷過去一切民族工業在壟斷資本主義及反動勢力壓迫之下,均不能獲得發展,盲目的無計劃的進行摸索。凡是有組織有力量的集體行動,必然會遭遇到重大阻礙與壓迫。杭州絲織同業曾經共同組織聯營外銷機構,籌備時間達一年有半不斷受壟斷資本主義的阻撓壓迫,使民族資本無法進行業務。現在一切壓迫與束縛,業已澈底粉碎,我們爲發展生產,振興絲織,我們必須共同合作,羣策羣力,組織集體聯合產銷機構,在有計劃有步驟的人民政府領導之下,共同計劃集體生產建設,尤其對爭取國際市場一點,更宜積極籌劃集體經營。
   二、改進絲織品質絲織品因過去各廠自由製作,品質參差不一,對於國際市場要求,很多不合標準,今後爲推廣輸出,首先應注意品質齊一,標準一致。外商對我國產品唯一批評,就是貨品標準前後不能一致,使外商無法永續訂購,或者臨時需要大量綢貨時,又因各廠標準不一,未能儘量供應。故對外銷貨品,應積極設法制定統一標準,並設立檢驗機構,檢驗外銷貨品。至於國內銷貨,也應該重新檢討,劃一標準提高質量。
   三、提高生產效能提高生產效能,爲減但生產成本,促進增產的唯一條件,自從產業革命之後,生產工業蓬勃發展,生產效能日益遞增。精密的分工與機械的大量使用,使生產工業、飛躍進化。杭州現有絲綢機械,均係二十年以前所製,雖有少數織機是仿照瑞士、日本等國製造,不過與外國一比,已屬落伍不堪。同時對管理機械方面,外國已進步到一人管理四機或十機,而我們現在尙屬一人管理一機。並應該設法研究改進,向外國訂購新式織機,並自行改進仿造,以增進生產效能,促進大量生產。
   四、促進生產有機化絲織工業爲蠶絲工業之一部份,為求生產企業的有機化,應將整個蠶絲工業從栽桑、製種開始,到育蠶、製絲以迄織綢等各項製作過程打成一片,統盤籌劃產銷。同時就浙江全省範圍內,謀取原料製作自給自足,建立獨立生產單位。
   以上各點,僅就管見所及,略具一二,絲織工業如能積極努力自求改進,必有光明繁榮的前途。從歐戰以前外銷綢緞數量上看,全國現有的力織機一八、四二五台,需要一半以上的織機,完全織造外銷綢緞。如果照日本南洋協會估計,僅以南洋一區每年可銷綢緞一萬萬碼以上,則全部織機均須日夜開工專門供應外銷,前途實屬無限樂觀。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沈毅生
责任者

相关机构

日本南洋協會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湖州
相关地名
盛澤
相关地名
蘇州
相关地名
無錫
相关地名
上海
相关地名
杭州
相关地名
日本
相关地名
意大利
相关地名
印度
相关地名
菲律濱
相关地名
新加坡
相关地名
安南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