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出心来育桃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淮阴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00920020210006851
颗粒名称: 捧出心来育桃李
分类号: G522.74
摘要: 清浦区黄姚中学原是一所泥屋、泥桌、泥凳子的“三泥学校”。1994年中考人均分名列清浦区第二,三门科目全区第一,受到区政府嘉奖。周围的农民深情地说,黄姚中学的园丁们,是捧出心来育桃李啊!春燕衔泥为乳燕1980年组建联中时,黄姚中学仅有十间校舍,老师们带着学生“打游击”上课。
关键词: 捐款办学 教育捐款

内容

清浦区黄姚中学原是一所泥屋、泥桌、泥凳子的“三泥学校”。1994年中考人均分名列清浦区第二,三门科目全区第一,受到区政府嘉奖。
  周围的农民深情地说,黄姚中学的园丁们,是捧出心来育桃李啊!春燕衔泥为乳燕1980年组建联中时,黄姚中学仅有十间校舍,老师们带着学生“打游击”上课。面对如此困难的办学条件和上面有限的建校资金,黄姚中学的老师们没有消沉,决心用自己的双手改变学校的“三泥”状况,他们不等不靠,自己跑资金,买材料,请瓦工,把一分钱掰成几瓣花。为了节省开支,学校师生从5公里外的运河边筐抬、车拉、肩挑运来20万块砖瓦,1.5万公斤芦苇,半个月时间,一排6间校舍在师生的辛勤劳动下建成了。
  十几年来,黄姚中学的老师们以校为家,打围墙、种花草、修桌椅,已经形成传统,像春燕一样衔泥垒窝,为农家子弟求学创造良好环境。学校陆续添置了3万余元的理化演示仪器和文体器材,购置了4000余册图书。
  花蕾吐芳须浇灌1989年,组织上将校长的担子压到了李延一的身上。他除了以身作则,帮助老师研究教案,加强师资队伍培训,还将一颗爱心放在教师身上。
  民办教师曾玉华,家住在大运河东的淮安市鱼种场,离校远。校领导考虑她的实际困难,将她教的外语课安排在上午第二节,她却主动要求放在第一节。她说:“早上第一节课学生头脑清醒,学英语效果好,我有困难可以克服。” 十多年来,无论刮风下雨,严冬酷署,她都准时到校跟班早读。1990年冬的一天,外面大雪纷飞,曾老师女儿生病发烧,她硬是将生病在床的小女儿拉起来背着往学校赶,因为她心里挂记着一个班的孩子等着她上课。母女俩在冰天雪地里一滑一踏地向学校赶,摔倒了又爬起来。当她们母女俩浑身是雪,满脸冻得通红地出现在办公室时,老师们感动了。李校长眼含泪水暖着曾老师女儿的小手说不出半句话。几年来,曾老师所教的毕业班,外语成绩一直属全区上游。教导副主任朱宝荣,去年家中房子修建开工不久,年逾七旬的父亲突然患中风住进医院。当时学生毕业在即,真是困难不打一处来。为了让学生考出好成绩,他请回离家五六公里的姐姐回家照顾父亲,把家中修房琐事全推给了妻子,一心扑在教课上,耐心辅导。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1989年,黄姚中学教学质量终于跃出低谷,41名毕业生中考取中师就有7人,实现了建校以来的 “零的突破”。农民笑了,老师也笑了。
  爱心换得春回头黄姚中学把“双差生”转化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来抓。
  九三届学生梁刚产生厌学情绪,成绩逐渐下跌,直入“双差生”行列,班主任魏永浩摸准梁刚思想脉搏,一面找他谈心,沟通思想,使他树立起为千万人的小康而学习的思想,梁刚重新鼓起学习勇气,毕业时以555分总成绩考入苏州商业学校,1993年被共青团清浦区委评为优秀团员。

知识出处

淮阴日报

《淮阴日报》

出版者:淮安日报社

出版地:淮安市

1941年11月7日《人民报》改名为《淮海报》,成为中共淮海区委机关报。建国后,<<淮海报>>历经变迁。1983年5月12日,《淮海报》复刊,成为淮阴市委机关报。1987年元旦,《淮海报》更名为《淮阴日报》,200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江苏省人民政府对淮阴市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将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同年2月10日,《淮阴日报》改名为《淮安日报》。作为中共淮安市委机关报,《淮安日报》承担着向市内外传播与介绍中共淮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相关方针、政策,和宣传淮安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夺取两个文明建设辉煌成就的重任。

阅读

相关人物

杜宝明
责任者
翁开云
责任者
李延
相关人物
曾玉华
相关人物
朱宝荣
相关人物
魏永浩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清浦区黄姚中学
相关机构
清浦区政府
相关机构
苏州商业学校
相关机构
共青团清浦区委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清浦区
相关地名
黄姚
相关地名
大运河
相关地名
淮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