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湖上“王大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淮阴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00920020210006674
颗粒名称: 白马湖上“王大胆”
分类号: F307.4
摘要: 王金山,金湖县白马湖乡陈涧村人,靠着过人的胆识,从一个2000元起家的普通农民变为一个腰缠几十万元的富翁。陈涧村有一片荒芜的低洼滩地。多少年来,人们除了从那里收割一些芦苇,就再也想不出这块土地还蕴茂着什么别的财富.1991年的春天,王金山大胆与村里签订了为期七年开发荒滩的承包合同,承包水面1500亩。当年,他多方借贷,投资40万元,自己筑圩,投放蟹苗6500公斤,鱼苗11500公斤,并挂起了“丰泰水产养殖场”的牌子,招聘了11名技术工人,一片荒滩变成了一方方鱼蟹嬉戏的乐园。
关键词: 农业经济 水产业

内容

王金山,金湖县白马湖乡陈涧村人,靠着过人的胆识,从一个2000元起家的普通农民变为一个腰缠几十万元的富翁。陈涧村有一片荒芜的低洼滩地。多少年来,人们除了从那里收割一些芦苇,就再也想不出这块土地还蕴茂着什么别的财富.1991年的春天,王金山大胆与村里签订了为期七年开发荒滩的承包合同,承包水面1500亩。当年,他多方借贷,投资40万元,自己筑圩,投放蟹苗6500公斤,鱼苗11500公斤,并挂起了“丰泰水产养殖场”的牌子,招聘了11名技术工人,一片荒滩变成了一方方鱼蟹嬉戏的乐园。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当年夏天,遇到了百年未遇的洪涝灾害。白马湖水一浪高过一浪,圩加一寸,水涨一寸。此时,他高薪招募强壮劳力组成抢险突出队,由于他指挥有方,胆略超人,不仅保住了圩提,当年还盈利6万多元。第一年旗开得胜,使他增强扩大规模的信心.1992年,他又追加投入20万元, 搞起了规模养殖。转眼又到了菊花飘香的季节,各路商贩云集白马湖,抢揽螃蟹生意,而且每公斤价格比前年整整高了14块,不出门,就可增收4万元。王金山想,螃蟹价格高,说明螃蟹销路好,他贩子能提高7块,那么外面的价格也不会低,最少是3倍、5倍、甚至10倍的价格。于是王金山便买了车票,直奔上海了解行情, 他跑宾馆、跑市场、跑饭店。果然,螃蟹的行情涨幅大,每公斤可卖到160元左右,比本地40元左右价格高得多。于是,他打了一个电话,叫儿子先运100公斤螃蟹试一试,结果十分抢手,天还没黑,就已告罄。晚上,望着一沓沓钞票,他转念一想:"元旦、春节还没到,螃蟹行情就这么涨,看来,心还不能太急,下面还有文章可做。于是,他立即返回家,开了一块100亩的暂养塘,并以每公斤70元的低价又吃进了1000公斤螃蟹,为了迅速准确地把握市场信息,装设了两台电话机,买了一部汽车,专搞螃蟹运输。去年12月份,他又在上海设立了办事处,亲自坐镇上海。这一年元旦、春节,他共卖出螃蟹5600公斤。由于充分利用地区差、季节差,三个月单做生意,王金山就盈利10万元。1993年他开始投股开发,共吸进15股,资金45万元,实行风险共担,年终按股分红。王金山每年净挣红利23万元。股份经营后,他腾出手来,用其中的13亩搞起了市场紧缺、技术要求比较高的幼蟹培育,他聘请了省淡水研究所的高级工程师作指导,当年盈利5万多元。他的胃口越来越大,去年他又吸纳两个股东,承包了本乡红旗村西夏涧430亩水面,签订了为期5年的承包合同,投放鱼、蟹苗,盈利15万元,他又积极筹备和乡水利站合股搞人工繁殖基地,白马湖上的“王大胆”牵头开发的水面已近2000亩,他本人的年收入在30万元以上.

知识出处

淮阴日报

《淮阴日报》

出版者:淮安日报社

出版地:淮安市

1941年11月7日《人民报》改名为《淮海报》,成为中共淮海区委机关报。建国后,<<淮海报>>历经变迁。1983年5月12日,《淮海报》复刊,成为淮阴市委机关报。1987年元旦,《淮海报》更名为《淮阴日报》,200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江苏省人民政府对淮阴市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将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同年2月10日,《淮阴日报》改名为《淮安日报》。作为中共淮安市委机关报,《淮安日报》承担着向市内外传播与介绍中共淮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相关方针、政策,和宣传淮安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夺取两个文明建设辉煌成就的重任。

阅读

相关人物

王仁明
责任者
柏俊基
责任者
杨文昌
责任者
王金山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丰泰水产养殖场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金湖县
相关地名
白马湖乡
相关地名
陈涧村
相关地名
白马湖
相关地名
上海
相关地名
红旗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