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为民好警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淮阴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00920020210006474
颗粒名称: 一心为民好警官
分类号: D631.1
摘要: 泗阳县公安交警三中队队长孙维仲,今年52岁。从1975年至今,他从事公安工作已风风雨雨20个春秋,用他那一心为民的火热之心,谱写了感人的执法新篇章。一80年代初,时年37岁、风华正茂的孙维仲,调任仓集镇派出所副指导员,当时所里只有两个人,内勤、刑事和治安工作全由他一人负责。在仓集15年间,机关、学校、村组、田边。
关键词: 警察 公共安全

内容

泗阳县公安交警三中队队长孙维仲,今年52岁。从1975年至今, 他从事公安工作已风风雨雨20个春秋,用他那一心为民的火热之心,谱写了感人的执法新篇章。一80年代初,时年37岁、风华正茂的孙维仲,调任仓集镇派出所副指导员,当时所里只有两个人,内勤、刑事和治安工作全由他一人负责。在仓集15年间,机关、学校、村组、田边,无处不留下他巡回进行法制宣传的足迹。遇到突发案件, 他不弄个水落石出,决不罢休。1983年夏天,为破获一起杀人案,他带着几名干警,吃住在村里50多天。当时正值酷暑,白天淋漓一身汗,忙调査,夜间蚊叮虫咬,他挑灯夜战整理材料。一个月过去了,案子仍无眉目,有人说,“天太热,案子摆摆吧。”孙维仲却批评他说: “我们是人民的保护神,许多双眼睛看着我们,怎能让罪犯逍遇法外呢?”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番艰苦的调查,罪犯终于落网了…… 二1990年6月,因工作需要级上领导又将他调到了泗阳县偏僻的郑楼乡工作。当时的郑楼派出所,积案多,治安混乱,百姓上访多,派出所呢?只有10多间风雨不挡的旧房子…… 孙维仲到任后,首先依靠当地党委、政府支持,大张旗鼓地在全乡进行法制教育。其次,村村建立起联防队,组组选出保安员,定责、定位、定制度,确保社会安定。到郑楼不到半年时间,就扭转了治安被动局面,当年派出所被县公安局评为先进单位,原10多间旧房,也被重新期建一新。后经公安部门验收,派出所成了达标单位。在郑楼工作的5年间,他工作兢兢业业,刚正清廉。5年解救被拐卖妇女儿童数十名。有个安徽少女,被拐卖到郑楼,后被解救。不但吃住多天的费用是孙维仲付的,连回家的路费也是孙维仲送的。少女为报答救命之恩后来写信到省广播电台,省电台播出了他的事迹。三1994年9月,孙维仲调到新的岗位泗阳县公安局临河交警三中队上班了。他带领几名干警,因陋就简,将破旧的房屋重新翻整。同时加强制度管理,划路段定职责,开展文明执勤比赛,不久,工作便大有起色。孙维仲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到临河7个月间,他没过一个节假日,他与青年干警同吃、同住在队里。交通管理工作对他来说比校生疏,白天他和干警一起执勤、巡查,晚上钻研业务知识。很快便进入了“角色”。在工作中,孙维仲遵循先行礼,后验证,以纠章为主,罚款为辅的做法,受到驾驶员及地方干群一致好评。今年4月3号,陈亮、孙宇清二位青年干警,拦査一无证无照的面包车,司机不但不认错,还大打出手,孙宇清始终未还手。今年4月19日晚9点钟,孙维仲接到徐淮路熊码路段发生车祸的报案后,迅速赶到现场,保护车主,疏通交通障碍,后又迅速赶到医皖,安排救治伤者,一直忙到第二天凌晨2点钟,由于未顾不上吃药,高血压加重,回到队里即累得躺倒了。20日上午8点钟,车祸伤者病情恶化,司机抓钱未回,孙维仲只好向私人借了1000元钱,交给伤者家人,吩咐急送泗阳抢救。伤者家人见孙队长忙前忙后,感动得哭了。

知识出处

淮阴日报

《淮阴日报》

出版者:淮安日报社

出版地:淮安市

1941年11月7日《人民报》改名为《淮海报》,成为中共淮海区委机关报。建国后,<<淮海报>>历经变迁。1983年5月12日,《淮海报》复刊,成为淮阴市委机关报。1987年元旦,《淮海报》更名为《淮阴日报》,200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江苏省人民政府对淮阴市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将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同年2月10日,《淮阴日报》改名为《淮安日报》。作为中共淮安市委机关报,《淮安日报》承担着向市内外传播与介绍中共淮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相关方针、政策,和宣传淮安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夺取两个文明建设辉煌成就的重任。

阅读

相关人物

青华
责任者
孙维仲
相关人物
陈亮
相关人物
孙宇清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仓集镇派出所
相关机构
郑楼派出所
相关机构
泗阳县公安局
相关机构
江苏省电台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仓集
相关地名
泗阳县
相关地名
郑楼乡
相关地名
安徽
相关地名
临河
相关地名
徐淮路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