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爱码头如爱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淮阴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00920020210006073
颗粒名称: 他爱码头如爱家
其他题名: 记淮阴市「 十大明星装卸工 」 张双喜
分类号: K828
摘要: 过去有人形容码头工人为: “远看像抬煤的,近看像要饭的。”姑娘们怕嫁码头汉。就是这个被人瞧不起、没人愿意干的工作,却有一位爱它如宝,视它如命,不分上下班,不计早中晚,起早贪黑辛勤劳动的码头工人,他就是荣获淮阴市“十大明星装卸工”,淮安市总工会“岗位标兵” 称号的淮安市港务处第二作业区三队队长张双喜。
关键词: 装卸工人 人物传记

内容

过去有人形容码头工人为: “远看像抬煤的,近看像要饭的。”姑娘们怕嫁码头汉。就是这个被人瞧不起、没人愿意干的工作,却有一位爱它如宝,视它如命,不分上下班,不计早中晚,起早贪黑辛勤劳动的码头工人,他就是荣获淮阴市“十大明星装卸工”,淮安市总工会“岗位标兵” 称号的淮安市港务处第二作业区三队队长张双喜。1976年,张双喜和他的伙伴一行18人,从省城下放到淮安,当了一名码头装卸工,码头装卸是个又苦又脏又累的重体力活,没有几年,他的伙伴飞的飞,走的走,只有他既不飞,又不走,心甘情愿扎根在淮安,做一名老实的“码头工”,一落户就是20年。
  二十年来,他身先士卒,吃苦在前。夏天,烈日晒得船面热气袭人,船舱因不透风无遮拦,温度达到50℃左右,工人们谁也不愿先下船舱,为了保证装卸速度和质量。他脱掉上衣,赤着脚,第一个跳进船舱,站在烫人的黄沙上,一锹一锹卸开了,其他同志见状,也不再计校什么,跟着劳动起来,一天苦下来,背上全是痱子,而且腰酸脚痛,头晕眼花。别人关心地问他: “老张,你岁数这么大,又是一队之长,可以让青年人下船舱,在船头指挥就行了。”他老实地吐出了心里话:“我是一线的队长,领导把我放在这里,就是起带头作用。”去年七月,为物回公司装运250吨废钢,根据港口装卸能力需要10天时间,任务落实到张双喜头上,他不仅考虑要争取时间尽快装完,更为关心的是这些废钢堆放在露天码头不能被盗。按常规,这是保卫人员的事,和他没关系,而他不是这么想,主动为物回公司看管尚未装完的废钢,早中晚都由家人送饭到码头。有人问他,你既不是看货场的,又不多拿一分钱,这样做图什么?他说:“我们搞装卸服务就要对货主负责。”在装卸过程中,免不了有些废铁块掉到河里,他就利用休息的空隙,用磁铁一块一块吸上来,放进船舱,有人议论说:“真傻,自己从河里捞的铁,不拿去卖钱,还给人家单位,谁会感谢你。”张双喜不以为然地回答说:“我做事不是图人家感谢,说我傻,就让他说去吧!”在这又苦又累的港口,他不仅娶妻生子,而且儿子大了,老伴想为儿子找个环境较好的工作,他却要儿子继承他的事业,到码头上工作。妻子说他,他却反过来做妻子的工作,说服妻子让儿子当一名装卸工。

知识出处

淮阴日报

《淮阴日报》

出版者:淮安日报社

出版地:淮安市

1941年11月7日《人民报》改名为《淮海报》,成为中共淮海区委机关报。建国后,<<淮海报>>历经变迁。1983年5月12日,《淮海报》复刊,成为淮阴市委机关报。1987年元旦,《淮海报》更名为《淮阴日报》,200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江苏省人民政府对淮阴市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将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同年2月10日,《淮阴日报》改名为《淮安日报》。作为中共淮安市委机关报,《淮安日报》承担着向市内外传播与介绍中共淮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相关方针、政策,和宣传淮安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夺取两个文明建设辉煌成就的重任。

阅读

相关人物

施春生
责任者
张双喜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淮安市总工会
相关机构
淮安市港务处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淮阴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