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多种经营生产如火如荼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淮阴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00920020210005981
颗粒名称: 我市多种经营生产如火如荼
分类号: F273
摘要: “由自发生产变为组织生产,从零星分散走向规模经营,使副业变成‘富业'”。这是我市振兴农村经济的一条重要思路。近年来,全市经过大规模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多种经营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和农民收入的主体,多种经营年产值每年平均以15%以上的速度递增,去年产值达84.6亿元,比上年增加19.3亿元,在农业总产值中已成“大半江山”。
关键词: 企业经济 生产管理

内容

本报讯“由自发生产变为组织生产,从零星分散走向规模经营,使副业变成‘富业'”。这是我市振兴农村经济的一条重要思路。近年来,全市经过大规模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多种经营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和农民收入的主体,多种经营年产值每年平均以15%以上的速度递增,去年产值达84.6亿元,比上年增加19.3亿元,在农业总产值中已成“大半江山”。我市实施规模多种经营战略以来,林牧副渔各业取得的成绩令人瞩。主要大宗项目大幅度增产,去年出栏生猪434万头,饲养家禽突破1亿只、大牲畜37万头,都比调整前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无花果、山楂、板栗、银杏以及牛蒡、荷仁豆等特种经济作物的面积逐步扩大,乌骨鸡、野鸡、野鸭、肉鸽、海狸鼠等特种畜禽也逐步形成批量,甲鱼、螃蟹、牛蛙等名优水产品的养殖面积达到16万亩,产量达到4000吨。各县(市、区)紧紧抓住前两年农村调整产业结构的机遇,打破乡、村、组界限,本着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的原则进行区域调整,使特色更特、优势更优。“一村一品”、“几村一品”的各类专业村达787个,其中林、桑、果、菜在千亩以上的村123个,全市“六个百万亩工程”已基本建成或初见雏形,养殖业也具有一定的发展规模。涟水县已初步形成了以废黄河沿线10个乡镇58个村为中心的林果渔生产区,拥有1.1万亩成片林,3.47万亩果园和每年4834吨水产品生产能力,分别占总量的38%、51%、22%;以高沟、岔庙、徐集、南集、北集等乡镇为中心的商品生产区,年上市生猪占全县的30%;以梁岔、岔庙、浅集、红窑、时码等乡镇为中心的家禽生产区,年家禽饲养量占全县的25%。全市现有种养加各类形式的股份合作企业2000多家,其中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股份合作企业300多个。(姜波)

知识出处

淮阴日报

《淮阴日报》

出版者:淮安日报社

出版地:淮安市

1941年11月7日《人民报》改名为《淮海报》,成为中共淮海区委机关报。建国后,<<淮海报>>历经变迁。1983年5月12日,《淮海报》复刊,成为淮阴市委机关报。1987年元旦,《淮海报》更名为《淮阴日报》,200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江苏省人民政府对淮阴市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将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同年2月10日,《淮阴日报》改名为《淮安日报》。作为中共淮安市委机关报,《淮安日报》承担着向市内外传播与介绍中共淮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相关方针、政策,和宣传淮安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夺取两个文明建设辉煌成就的重任。

阅读

相关人物

姜波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涟水县
相关地名
废黄河
相关地名
高沟
相关地名
岔庙
相关地名
徐集
相关地名
南集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