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真以诚待人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淮阴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00920020210005554
颗粒名称: 以真以诚待人民
分类号: D630.3
摘要: 孔繁森的事迹感动得千万国人落泪,人们都为竞有这样的好干部而感到自豪、起敬。在自豪、起敬之余,不仅使人想起我们有少数党员干部,不但不受人民群众敬重,反而遭到人民群众厌恶。笔者思量再三,梧岀最关键处体现在「真」与 「假」。孔繁森为建设西藏,不顾家庭困难,身体不适,两次赴藏。
关键词: 干部作风 干部工作

内容

孔繁森的事迹感动得千万国人落泪,人们都为竞有这样的好干部而感到自豪、起敬。在自豪、起敬之余,不仅使人想起我们有少数党员干部,不但不受人民群众敬重,反而遭到人民群众厌恶。
  笔者思量再三,梧岀最关键处体现在「真」与 「假」。
  孔繁森为建设西藏,不顾家庭困难,身体不适,两次赴藏。为扶养藏族孤儿,竟不惜卖自己的血,这是对人民群众何等真挚的感情!而我们有的干部嘴喊是人民的勤务员,心里却装着自已的种种私利。当他们为人民做了一些份内的事后,总是把这些事当资本,向群众炫耀,恨不得把一分成绩扩成十分,生怕人民不知逍。谊样,人民群众是不会相和依赖他们的。
  孔繁森讲奉献不讲索取是表现在行动上的。家里困难再大,自己默默承受,不仅自己不向组织讲,而且也不让家属讲,可是我们有些干部却不是这样。嘴上讲奉献,行动上却在索取。例如:自已一分困难,却巴不得组织上给予二十分关心。个别的这为私欲不惜损害集的这为私欲不惜损害集体、他人利益,甚至以身试法,这与孔繁森相比形成何等巨大的反差。孔繁森是个榜样,更是一面镜子,每个党员干部都应在这面镜子面前照一照自己,对党对人民的事业是真心实意,还是三心二意、假心假意呢?

知识出处

淮阴日报

《淮阴日报》

出版者:淮安日报社

出版地:淮安市

1941年11月7日《人民报》改名为《淮海报》,成为中共淮海区委机关报。建国后,<<淮海报>>历经变迁。1983年5月12日,《淮海报》复刊,成为淮阴市委机关报。1987年元旦,《淮海报》更名为《淮阴日报》,200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江苏省人民政府对淮阴市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将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同年2月10日,《淮阴日报》改名为《淮安日报》。作为中共淮安市委机关报,《淮安日报》承担着向市内外传播与介绍中共淮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相关方针、政策,和宣传淮安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夺取两个文明建设辉煌成就的重任。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明
责任者
孔繁森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西藏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