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住机遇咽喉的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淮阴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00920020210005449
颗粒名称: 扼住机遇咽喉的人
其他题名: 金湖第一棉纺厂厂长吴超小记
分类号: TS118
摘要: 如果说“扼住命运的咽喉,而不屈服于它”,这句贝多芬的名言道出了对人生机遇的把握的话,那么把握好市场机遇,就可以改变一个企业的命运。在纺织业不景气中,金湖第一棉纺厂却连续两年实现效益翻番,在淮阴市棉纺行业中一枝独秀,只缘该厂有一位善于捕捉机遇的厂长吴超。1992年新棉上市时节,一条信息引起了吴超的注意,由于国际、国内棉花产量下跌,棉花供应市场将发生变化。
关键词: 纺织工业 棉纺织厂

内容

如果说“扼住命运的咽喉,而不屈服于它”,这句贝多芬的名言道出了对人生机遇的把握的话,那么把握好市场机遇,就可以改变一个企业的命运。在纺织业不景气中,金湖第一棉纺厂却连续两年实现效益翻番,在淮阴市棉纺行业中一枝独秀,只缘该厂有一位善于捕捉机遇的厂长吴超。
  1992年新棉上市时节,一条信息引起了吴超的注意,由于国际、国内棉花产量下跌,棉花供应市场将发生变化。吴超的脑海中迅速形成这样的判断:棉花价格将上涨,一场争夺棉花的大战即将开始,而且,原料市场的变化还将影响产品市场,这是一次难得的机遇。机不可失,他通过厂内集资,跨地区折借和集团总公司股金,很快筹集2200万购棉资金,接着他和厂其他领导亲自带队奔赴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安徽以及省内盐城、连云港等主要产棉区落实原料,组织了计划外棉花三万多担。果然,到了1993年初,市场棉花价格一天天陡涨,每天涨幅在三百至五百元。该厂当初以12000元购进的棉花,此时市场价已涨到每吨20000多元。正当许多棉纺厂停工待料或是因高价原料而亏损时,金湖棉纺厂不仅满负荷生产,而且由于抓住了棉花调价的机遇,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效益。
  有人说吴超有料事如神的本领,他却说: “把握市场机遇,一要信息灵,二要掌握市场变化的规律去年,棉花价格提高,纱价也水涨船高,吴超及时搜集市场信息,根据市场行情灵活调整产品的价格,如21S简纱以及每吨500元差价从17000元至25500元,5月份以后,随着行情的回落,他又把21S简纱价格调整到每吨23700元,以适中的价格获得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创造了2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机遇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作为一名企业家,吴超更注重学习研究国家有关政策,他认为政策就是机遇。去年,在国家紧缩银根的时候,金湖第一棉纺厂实施4000锭精纺技改工程,因为吴超看到的是由于基建压缩,建筑市场不景气,施工单位必然以更优惠的条件才能争取到施工项目,这样在价格、工期上厂方就会有主动权。同样,纺织行业不景气,纺机厂的日子不好过,为了推销产品,减少积压,他们主动送货上门,买方可以分期付款,减少了资金占用。结果他们用了三个月时间,完成了技改主体工程,七月份全面投入运行,生产的32、40、50高支纱新品种,投放市场后,供不应求,当年新增产值800多万元,新增利税50万元。

知识出处

淮阴日报

《淮阴日报》

出版者:淮安日报社

出版地:淮安市

1941年11月7日《人民报》改名为《淮海报》,成为中共淮海区委机关报。建国后,<<淮海报>>历经变迁。1983年5月12日,《淮海报》复刊,成为淮阴市委机关报。1987年元旦,《淮海报》更名为《淮阴日报》,200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江苏省人民政府对淮阴市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将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同年2月10日,《淮阴日报》改名为《淮安日报》。作为中共淮安市委机关报,《淮安日报》承担着向市内外传播与介绍中共淮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相关方针、政策,和宣传淮安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夺取两个文明建设辉煌成就的重任。

阅读

相关人物

戴和平
责任者
王康林
责任者
杨文昌
责任者
吴超
相关人物
贝多芬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金湖第一棉纺厂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淮阴市
相关地名
河南
相关地名
河北
相关地名
湖南
相关地名
湖北
相关地名
安徽
相关地名
盐城
相关地名
连云港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