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也要抓「餐桌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淮阴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00920020210005382
颗粒名称: 「市长」也要抓「餐桌子」
分类号: D630.9
摘要: “莱篮子”关系国计民生,越发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这几年,各路“市长”在抓“菜篮子”问题上,的确绞尽脑汁,费了心机,不惜投入人力、物力、财力,一手抓生产,建设“莱园子”;一手抓流通,建“场”兴“菜”,呈现了一年四季总是春的新气象。瓜果葫芦角,应有尽有;时令蔬菜,品种齐全,这对缓解“菜篮子”问题应该起到一定作用,可是,现实并不容人乐现。
关键词: 廉政建设 反腐倡廉

内容

“莱篮子”关系国计民生,越发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这几年,各路“市长”在抓“菜篮子”问题上,的确绞尽脑汁,费了心机,不惜投入人力、物力、财力,一手抓生产,建设“莱园子”;一手抓流通,建“场”兴“菜”,呈现了一年四季总是春的新气象。瓜果葫芦角,应有尽有;时令蔬菜,品种齐全,这对缓解“菜篮子”问题应该起到一定作用,可是,现实并不容人乐现。绝大多数居民仍普遍感到“菜篮子”越来越重,终因莱价太贵以致望而却步。这里就向人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蔬菜市场繁荣,价格却居高不下,何以形成如此强烈的反差?有人说,菜农们把钱嫌走了,有人说,是菜贩子所为,究竟钱被谁拿走,姑且不论。但是有一点必须明确:“菜篮子”工程涉及到生产、流通和消费。无论是生产领域,还是流通领域,要想把钱赚走,一定要依靠消费者去实现其蔬菜的使用价值。没有消费,菜农菜贩要赚上一分钱也是“痴人说梦”。因此,抓“菜篮子”建设,消费领域也来不得半点疏忽。现在,无论是大中城市,还是小小县城,大小饭店酒馆总是门庭若市,经久不衰,谁雇支撑?这就是沿袭数年而不衰败的习惯力量—— 公款吃喝。其力量之大,已成影响群众“菜篮子”的一大公害。君不见有店家“钦差”或老板亲自采购的,也有摊主送货上门的,有的零售不卖,待“店”而沽,有时甚至出现“抢菜风潮”。因为他们都有公款吃喝作后盾,所以也并不那么斤斤计较,计价还价,反正高价进高价出,何乐而不为呢?从这点出发,无疑要抓抓“餐桌子”,斩断公款吃喝的魔爪。

知识出处

淮阴日报

《淮阴日报》

出版者:淮安日报社

出版地:淮安市

1941年11月7日《人民报》改名为《淮海报》,成为中共淮海区委机关报。建国后,<<淮海报>>历经变迁。1983年5月12日,《淮海报》复刊,成为淮阴市委机关报。1987年元旦,《淮海报》更名为《淮阴日报》,200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江苏省人民政府对淮阴市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将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同年2月10日,《淮阴日报》改名为《淮安日报》。作为中共淮安市委机关报,《淮安日报》承担着向市内外传播与介绍中共淮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相关方针、政策,和宣传淮安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夺取两个文明建设辉煌成就的重任。

阅读

相关人物

潘昌国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