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棋三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淮阴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00920020210005329
颗粒名称: 妙棋三着
其他题名: 记徐溜乡丝绵厂厂长徐海荣
分类号: F403
摘要: 阳春三月,淮沭河畔的淮阴县徐溜丝绵厂里,一片生机勃勃。一个濒临倒闭的乡办厂,经过三个月的拼搏,既还清了57万元的外债,又付清了拖欠工人四个月工资,新购崭新的五吨大卡车一辆,小厂旧貌变新颜。用职工的话说:“厂里能有今天,幸亏我们的好厂长徐海荣同志。”1992年下半年,一向走俏的丝绵产品受国际行情变化影响,“门前冷落鞍马稀”。徐溜丝绵厂产品滞销,工人工资发不出。
关键词: 工业经济 劳动模范

内容

阳春三月,淮沭河畔的淮阴县徐溜丝绵厂里,一片生机勃勃。一个濒临倒闭的乡办厂,经过三个月的拼搏,既还清了57万元的外债,又付清了拖欠工人四个月工资,新购崭新的五吨大卡车一辆,小厂旧貌变新颜。用职工的话说:“厂里能有今天,幸亏我们的好厂长徐海荣同志。”1992年下半年,一向走俏的丝绵产品受国际行情变化影响,“门前冷落鞍马稀”。徐溜丝绵厂产品滞销,工人工资发不出。原有300名职工走的只剩下80人。到1993年底,连厂长都离厂自谋职业,企业陷入了困境。该乡党委会议室里,研究该厂领头雁的党委扩大会正在举行。由工人到厂长、工办主任到乡工业助理的实干家徐海荣凭着自己的熟练的小九九和聪明的头脑,对丝绵厂的起死回生产生了必胜的信心,以破斧沉舟的决心向领导表态:“丝绵厂的工作我领了 !” 在富有长期工业实践经验的原乡党委书记吴延钦、乡长徐登义的领导和支持下,老徐走马上任后的第一步棋就是强调“搞活、创新、求实、拼搏”的八字精神。采取“搞活经营、搞好生产、两条腿走路”的方针,狠抓工资制度、用工制度和销售制度的内部配套改革。制定“搞活经营10条规定”,一改过去缺少激励机制的沉闷气氛,使企业很快活了起来。
  狠抓企业管理、职工技术培训,靠质量赢得用户信赖。这是他上任后的第二步棋,为了给产品打开销路,连他自己也说不清跑县赴市多少次,难怪市丝绸公司的领导说:“老徐要是早到丝绵厂徐溜就早发财了!”为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因素:老徐将过去由2人经营增加到6人经营。对外出跑供销人员不管是白天还是深夜回来都确保有可口的饭菜,有舒适的地方休息。农忙季节,厂里免费供应职工早餐,解决了职工们常常饿着肚子上班问题。高温酷暑,徐厂长总是亲自将绿豆汤送到车间。干部职工的生活他都一一在心,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使他们能一心扑在工作上。去年6月,总帐会计徐淑珍的丈夫生病住院,徐厂长及时安排统计员带着11人,自备饭菜,为她家第一个栽完了水稻。职工朱彩荣一家孤儿寡奶生活,去年9月,她的奶奶不慎跌断了腿,老徐得知后在全厂干部职工中开展“献爱心”活动,一次就捐款580元…… 奖惩分明,对经营有方,贡献较大的给予重奖。这是徐海荣的第三步棋,经营者完成盈利1万的按25%重奖,把职务、效益、实绩和奖金挂起钩,完不成的扣罚工资。去年,厂里按规定拿出1万多元的奖金,兑现了他的诺言。
  妙棋三着,满盘皆活。企业由低谷跃出,产品远销海内外。1994年在全市茧丝行情不景气的情况下,仍完成销售额610万元,实现利税37.8万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77%和300%,被县政府评为“文明企业”。

知识出处

淮阴日报

《淮阴日报》

出版者:淮安日报社

出版地:淮安市

1941年11月7日《人民报》改名为《淮海报》,成为中共淮海区委机关报。建国后,<<淮海报>>历经变迁。1983年5月12日,《淮海报》复刊,成为淮阴市委机关报。1987年元旦,《淮海报》更名为《淮阴日报》,200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江苏省人民政府对淮阴市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将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同年2月10日,《淮阴日报》改名为《淮安日报》。作为中共淮安市委机关报,《淮安日报》承担着向市内外传播与介绍中共淮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相关方针、政策,和宣传淮安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夺取两个文明建设辉煌成就的重任。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景灿
责任者
丁永勉
责任者
徐海荣
相关人物
吴延钦
相关人物
徐登义
相关人物
徐淑珍
相关人物
朱彩荣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徐溜丝绵厂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淮沭河
相关地名
淮阴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