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挫群雄 大显神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淮阴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00920020210005256
颗粒名称: 力挫群雄 大显神威
其他题名: ——记蓬勃发展的涟水建筑业
分类号: F407.9
摘要: 涟水建筑业发展于八十年代后期,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已形成了飞跃发展的良好态势,该县现有资质骨干企业18家,等外级企业35家,各类技术人才4100多人,工程师571人,形成建工、建材一条龙诸兵种合成作战的合理格局。1988年以来,已连续7年在全市同行业中保持了冠军地位。目前,该县建筑市场的覆盖面已发展到17省市40多个县区,建筑劳务输出总数已逾3万,建立了东北、西北、苏南、徐淮四个亿元建筑基地。
关键词: 工业部门经济 建筑业

内容

涟水建筑业发展于八十年代后期,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已形成了飞跃发展的良好态势,该县现有资质骨干企业18家,等外级企业35家,各类技术人才4100多人,工程师571人,形成建工、建材一条龙诸兵种合成作战的合理格局。1988年以来,已连续7年在全市同行业中保持了冠军地位。
  目前,该县建筑市场的覆盖面已发展到17省市40多个县区,建筑劳务输出总数已逾3万,建立了东北、西北、苏南、徐淮四个亿元建筑基地。从油城大庆到西域新疆;从中州大地到西安古城,从首都北京到申城上海,到处都有涟水的建筑队伍,余圩乡建筑队伍还打入了俄罗斯,实现了国外建筑劳务市场零的突破。
  1994年是涟水建筑业发展势头较猛的一年,全系统在局长成兆斌、党委书记卢凤静的正确领导下,努力开拓,积极进取,在各项指标的完成上,外出施工的人数上,建筑市场的覆盖面上,承揽工程的规模和经济效益上都有了长足发展,实现了三年三翻番的好成绩。全年共完成建安产值3.16亿元,市建委于5月在该县召开了建筑业劳务输出现场会,该县和城建局分别作为1994年度建筑劳务输出先进组织受到市政府表彰,涟水县作为建筑业先进县在全市建筑业工作大会上作了《大力发展建筑业,开拓致富新路子》的经验介绍。中国建筑报、中国市容报、江苏人民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介陆续对该县发展建筑业的成绩和经验作了专题报道。那么涟水的建筑大军是如何力挫群雄,大显神威的呢?高度重视建筑业的发展,确立支柱产业地位涟水的建筑业之所以能一炮打响,关键是领导重视,并自觉地将其作为富民兴港的支柱产业来抓,工作上支持,政策上扶持,经济上帮助,力量上倾斜,服务上到位,为外出施工创造了宽松有利的环境。县委、县政府曾多次召开建筑工作会议,加强对建筑业工作的领导,各乡镇分别成立了劳务输出领导小组,把建筑业的发展列入政府的年度工作计划,制定目标规划,层层签订责任状,并将其列入干部政绩和考核内容,为建筑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涟城镇、小李集乡、大东镇、蒋庵乡的党委政府除了分工一名副职专抓建筑业外,一二把手亲自过问,扑下身子真抓实干。1994年,该县县乡两级领导亲自外出联系建筑业务达260人次,跑遍了全国22个省市的有关县、市、区,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找门路,通关系,主动出击谈工程,亲临一线慰问队伍,为建筑业的发展弹精竭虑,出大力,流大汗。三建公司在淮阴竞争新亚商城工程时,急需130万元资金,涟城镇党委书记孙高增坐镇淮阴,亲自指挥筹集资金,从而保证了工程竞争的胜利。镇长王建国曾三下西安,为涟城建筑公司落实了造价8000多万的工程业务。小李集党委书记周素明多次到淮阴、苏南等地洽谈工程业务,先后落实造价为1000多万元的建安工程。唐集镇建筑公司1994年完成建安产值3000万元。目前又在北京落实了17层楼房建筑工程。该县城建局在发展建筑业中充分发挥了参谋部的作用。局长成兆斌和党委书记卢凤静竭尽全力抓建筑业,千方百计抓组织发动,出谋划策制定战略战术,想方设法培训建筑人才,四方出击开拓建筑市场,为涟水建筑业的振兴作出了很大贡献。在全市建筑工作大会上,双双受到市政府表彰。实践证明:施工队伍要出去,首先是领导干部要出去。领导走出办公室,带出了队伍,拓宽了市场,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活力。
  经营战略上适应宏观调控,经营方式上适应市场竞争面对基建规模压缩的大气候,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涟水县委、县政府经过深人调查,反复研究,制定了“巩固东北、开发西北、跻身苏南、覆盖全国、走向世界”的战略方针。具体的经营战略则把重点放在三资(合资、独资、外资)、三沿(沿海、沿边、沿江)、五区(特区、油区、煤区、电区、开发区)这些受国家宏观压缩影响较小的地方,他们在经营方式上主要采取了四种战术。
  集中精兵强将组成王牌军,用于开拓新市场创名牌,然后逐步打开局面。
  吴县政府办公大楼工程,3.6万平方米,200米长,64米高,总造价1亿元,涟水县一建公司力挫群雄,一举中标,当他们的队伍开到工地时,人们甚至怀疑他们的施工能力,一建公司苦干加巧干,优质低耗,发扬顽强拼搏的精神提前竣工交付使用,吴县的建筑界服了,有关部门的领导给予了高度评价。一建公司成功了,涟水建筑大军的名声大振,苏州市的沧浪区和木渎镇领导纷纷慕名前来,要求一建公司承包他们的工程。一建公司为涟水建筑界在苏州市场上树起了一面旗帜。
  1984年前,一建曾经在淮阴打响,后来受到挫折,淮阴市场一直处干低谷,去年,他们组织各路劲旅,会战淮阴。在强手如林的情况下一举打了翻身仗,重振了涟水建筑队伍雄风。一建、二建、三建、八建、装璜等公司在淮阴市区承建的建安工作总量逾6100万元,居各县市在淮阴市区工程量之首。特别是三建公司承建的新亚商城,面积20040平方米,造价2400万,全是框架结构,他们发扬了敢打硬仗的顽强作风,超常速施工,仅用215天就建成交付使用,工期只占国家定额的39。6%,被市建委树为工期短、质量优的样板工程。三建公司的队伍被淮阴称为“铁军”,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淀水的建筑队伍在淮阴树立了高大形象,赢得了信誉。:建公司承建的南方大厦局部六层,11000平方米,总造价1000万元,该公司在施工中克服了地层结构复杂,施工场地窄小等建筑行业中少见的困难,精心组织,科学施工,按国家规定定额提前320天竣工。这是继新亚商城后,涟水建筑队伍在淮阴创立的又一个工期短、质量好的样板工程。
  他们还在东北市场创立了良好的信誉。一建公司在东北的桦甸工地质量以优取胜,服务以好取胜,经营以信誉取胜,因此赢得了客户的信赖。黑龙江北安发电厂主动将工程安排给他们。七建公司在邢台承建的驻军六层办公楼,一炮打响,博得部队领导好评,当地的许多单位纷纷慕名而来,请求七建承建他们的工程。
  借船过海、借梯上楼,通过和本地建筑公司联营击败地方保护政策许多地区的建筑界都有地方保护政策,因此,外地的建筑队伍很难打入内地建筑市场,涟水的建筑公司通过和内地联营的方式打入内地,一建公司通过和杨州市三建联营的方式打进了扬州市场。在上海、东北等地的公司也采取了与此类似的方法。高渡乡通过联营方式打进了常州市场,唐集镇通过这种方式打进了北京市场,蒋庵乡的建筑队伍通过和中建八局联营先后打进了广西、北京、青岛等地。
  培育建筑之乡,发展劳务输出基地建筑市场竞争,犹如战场打仗,若想取胜,必须有源源不断的兵力来源。因此,该县注重建筑之乡的建设,着力发展建筑劳务输出基地,在农村通过培训考核,先后核发了3000多份工匠证。保滩镇几乎村村有工程队,户户有工匠人员。保滩、涟城两镇被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建筑之乡,小李集、大东、蒋庵、唐集、朱码、徐集、五港、岔庙、灰墩等乡都专门培养了一大批建筑施工人才,做到前方要多少人,后方就及时派多少人,确保拉得出,打得响。今年,该县计划再培养两个建筑乡,建立四个亿元建筑基地,创利润达1000万元,为把全县建成建筑之乡而不懈努力。
  加大资金投入增强企业实力没有投入便没有产出。1994年,涟水县的建筑企业硬件投入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全县建筑企业用于购置设备的资金投入达2000多万元,是过去10年资金投入总和的三分之二,在机械设备方面,添置大中型塔吊,灌注打桩机和交通工具80余台辆,搅拌机,电焊机等机械设备200余台件。一建公司在吴县政府大楼工地一次投入300多万元购买机械,乡镇级的大东建筑公司投入总量超200万元,二建、三建、涟城建筑公司等各大公司的投入都在200万元以上,与此同时,他们还十分注重对软件的投入,加大了智力投资。他们通过向县职中、市城建职工中专及其它有关建筑学院定向输送和有计划地引进等形式,每年向一线工地输送100多名工程技术骨干。目前,他们已和东南大学联系,正在涟水职业中学筹办工民建大专班,为建筑业的发展建立了可靠的人才基地。该县城建局去年不仅向县职中投入20万元,还到各工地举办“五大员”培训班和特殊工种培训班,解决了工地对人才的急需。各企业也通过业余培训,岗位练兵、短期应急培训,高薪招聘人才等方法,多渠道增加企业的技术实力。施工队伍的技术结构和技术装备都有明显提高,为他们承建高、大、难工程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强化行业管理,确保市场秩序良好涟水县城建局对各企业认真进行剖析,制定了各单位产值、利润、优良率、安全生产、外出施工等主要工作指标,县政府与城建局,城建局与各公司签订了目标责任状,各公司与工程队、工程队与幢号之间,逐层签订承包合同,做到责、权、利明确,奖惩措施合理,一级抓一级,一抓到底,切实做好业务归口管理工作。他们还严格施工许可证制度,认真贯彻建设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法”等6个行业管理文件,严格执行《淮阴市外出施工暂行管理规定》和市建委制定的“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办法”,对重要工程坚持招标,先后核发上岗证书179份,施工许可证61份。在市场整顿方面,该局组织有关部门对全县的建筑市场进行了清理整顿,坚决取缔无证施工和违章操作。目前,该县的建筑市场的管理初步实现了制度化、规范化。
  今年将又是一个希望之年、奋斗之年,涟水县城建系统将在局长成兆斌的领导下,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振奋精神,再接再厉,艰苦创业,力争实现全市同行业“八连冠” 的奋斗目标,为城乡建设事业的“八五”计划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为"九五”计划谱写一曲雄壮的前奏。
  我们豪情满怀地期待着涟水的建筑业再创辉煌。

知识出处

淮阴日报

《淮阴日报》

出版者:淮安日报社

出版地:淮安市

1941年11月7日《人民报》改名为《淮海报》,成为中共淮海区委机关报。建国后,<<淮海报>>历经变迁。1983年5月12日,《淮海报》复刊,成为淮阴市委机关报。1987年元旦,《淮海报》更名为《淮阴日报》,200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江苏省人民政府对淮阴市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将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同年2月10日,《淮阴日报》改名为《淮安日报》。作为中共淮安市委机关报,《淮安日报》承担着向市内外传播与介绍中共淮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相关方针、政策,和宣传淮安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夺取两个文明建设辉煌成就的重任。

阅读

相关人物

朱怀玉
责任者
李海鸣
责任者
马杰
责任者
孙高增
相关人物
周素明
相关人物
成兆斌
相关人物
卢凤静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涟水县委
相关机构
涟水县政府
相关机构
涟城镇党委
相关机构
涟城建筑公司
相关机构
唐集镇建筑公司
相关机构
涟水县城建局
相关机构
涟水职业中学
相关机构
建设部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涟水
相关地名
东北
相关地名
西北
相关地名
苏南
相关地名
油城
相关地名
大庆
相关地名
西域
相关地名
新疆
相关地名
中州
相关地名
西安古城
相关地名
北京
相关地名
上海
相关地名
余圩乡
相关地名
俄罗斯
相关地名
涟水县
相关地名
中国
相关地名
兴港
相关地名
涟城镇
相关地名
李集乡
相关地名
大东镇
相关地名
蒋庵乡
相关地名
西安
相关地名
吴县
相关地名
苏州市
相关地名
沧浪区
相关地名
木渎镇
相关地名
苏州
相关地名
桦甸
相关地名
邢台
相关地名
杨州市
相关地名
高渡乡
相关地名
常州
相关地名
唐集镇
相关地名
广西
相关地名
青岛
相关地名
保滩镇
相关地名
涟城
相关地名
朱码
相关地名
徐集
相关地名
五港
相关地名
岔庙
相关地名
淮阴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