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灯火一片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淮阴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00920020210005176
颗粒名称: 万家灯火一片情
其他题名: 记淮安平桥镇农电站站长张树宝
分类号: TM71
摘要: 1984年,24岁的张树宝挑起淮安市平桥镇农电站长的担子。面对仅有的3间旧房子,几张破桌凳,不少亲友劝他:农电工作没大出息,趁早换个工种,张树宝摆了摆手:各人头上一方天,我觉得农电事业有干头。寒来暑往,张树宝的站长当了整整11年,不惹人眼的平桥农电站,成为淮安农电系统一颗新星:职工由十几人增加到近50人,固定资产由不足3000元扩大至上万元,平桥农电工作连年受上级主管部门表彰,农电站被评为淮安农电系统唯一的淮阴市“文明单位”……平桥远离城区,张树宝上任之初,便接到架设10千伏和400伏主干线路的任务,这一事关全镇经济发展的关键工程任务重、条件差,年轻的张树宝带着全站电工,自带干粮,自己施工,硬靠车运肩扛,架起了长达80多公里的高低压线路。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农村用电

内容

1984年,24岁的张树宝挑起淮安市平桥镇农电站长的担子。面对仅有的3间旧房子,几张破桌凳,不少亲友劝他:农电工作没大出息,趁早换个工种,张树宝摆了摆手:各人头上一方天,我觉得农电事业有干头。
  寒来暑往,张树宝的站长当了整整11年,不惹人眼的平桥农电站,成为淮安农电系统一颗新星:职工由十几人增加到近50人,固定资产由不足3000元扩大至上万元,平桥农电工作连年受上级主管部门表彰,农电站被评为淮安农电系统唯一的淮阴市“文明单位”……平桥远离城区,张树宝上任之初,便接到架设10千伏和400伏主干线路的任务,这一事关全镇经济发展的关键工程任务重、条件差,年轻的张树宝带着全站电工,自带干粮,自己施工,硬靠车运肩扛,架起了长达80多公里的高低压线路。是年,平桥便消灭了“无电村”。
  一度时期,平桥电费价格高,群众有意见,张树宝和他的伙伴们一村一村地查,一家一家地看,终于发现两个最主要的原因,管理差,线损高。该镇的张庙村,电力线路损耗高达50%,农电工换了四五个,群众的电费仍居高不下。农电站首先对这个村发超“攻坚战”,总共投入200多个工日,一下子将张庙的电价降到规定标准之内。几年来,张树宝和农电站的职工们,顶烈日,冒严寒,完成300多公里低压线路、60多公里高压线路的架设、改造,高压线路损耗率仅有3。2%,为群众减轻用电负担50多万元。
  “干部电"、"关系电"、“电工电",是用电管理的“难中之难”。张树宝将“亡羊补牢"与“未雨绸缪”双管齐下,在站里全面制订用电管理约束制度和监督制度。九洞村一农电工窃电1000千瓦时,对照制度,农电站追缴600元电费,给予其除名处分。该农电工托关系找张站长求个情,张树宝说:制度,对谁都公正有效,既有今日,何必当初?文有一镇企业承包人一次性偷电3万千瓦时,接到罚款单后,这位承包人揣着2000元红纸包,求张站长“网开一面”,张树宝的脸一冷:不义之财我没拿过,1.4万元电费,少一分我跟你法庭上见 !农电工姓农,农电站也姓农,建站以来,张树宝将降低线损与兴办经济实体的收入,都用到农民的事业上。11年来,农电站职工为农户架电接线次,不吃用户一顿饭,不收用户一份礼,按标准不多收用户一分钱。站里先后拿出6600多元,为中学和镇敬老院装了电,免费为全镇200多孤寡老人,烈军属、特困户解决“用电难”。去年,平桥农电站又与镇广播电视台联合投资32万元,在淮安率先办起有线电视,大大丰富了群众的精神生活。
  为了万家灯火,倾注无限热情,自1985年以来,张树宝连年获得上级主管部门的表彰奖励,并荣膺省“优秀农电工”称号。

知识出处

淮阴日报

《淮阴日报》

出版者:淮安日报社

出版地:淮安市

1941年11月7日《人民报》改名为《淮海报》,成为中共淮海区委机关报。建国后,<<淮海报>>历经变迁。1983年5月12日,《淮海报》复刊,成为淮阴市委机关报。1987年元旦,《淮海报》更名为《淮阴日报》,200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江苏省人民政府对淮阴市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将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同年2月10日,《淮阴日报》改名为《淮安日报》。作为中共淮安市委机关报,《淮安日报》承担着向市内外传播与介绍中共淮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相关方针、政策,和宣传淮安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夺取两个文明建设辉煌成就的重任。

阅读

相关人物

宗俊
责任者
蒋斌
责任者
宏伟
责任者
树青
责任者
张树宝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淮安市
相关地名
平桥镇
相关地名
淮阴市
相关地名
张庙村
相关地名
九洞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