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乡富民路在哪?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淮阴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00920020210004988
颗粒名称: 兴乡富民路在哪?
分类号: F323.8
摘要: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大概住做“父母宮”的都希望在自己任期内,兴乡富民,实现美好的憧憬。黄码乡靠规模蔬莱,将发展经济的蓝图,变为兴乡富民奔小康的现实,他们成功了。笔者不揣冒昧地说,这,并无多么高深的诀窍人们常说,“条条大道通罗马”。兴乡富民,路在哪里?路庭脚下。
关键词: 农业经济建设 农民致富

内容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大概住做“父母宮”的都希望在自己任期内,兴乡富民,实现美好的憧憬。黄码乡靠规模蔬莱,将发展经济的蓝图,变为兴乡富民奔小康的现实,他们成功了。笔者不揣冒昧地说,这,并无多么高深的诀窍人们常说,“条条大道通罗马”。兴乡富民,路在哪里?路庭脚下。脚下的路怎么走?关键是他不能找到适宜自己走的那一条。黄码乡决策者们正是看准发展蔬菜生产这条适宜自己的路子,“大胆走,莫回头”,才取得让人信服的实绩。当然,“橋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黄码的1.7万亩大栅蔬菜放在交通边远、土肥条件差、无技术基越的另一农村,保不准还能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赞疣”。所以,因施制宜,不拿比、不“发热”,实事求是地早求发展之路,这,实是我们少交“学费”,少走弯路的明智之举。
  正确的路子找到了,配套的措施要跟上。种粮长棉,种菜育蚕,养鸡养鱼,要形成区城特色,要砂成规模效益,必然离不开各奴党政部门的有效引导,放手发动,创理环境,竭诚服务,谁想得周全,谁的措施得力,谁的兴乡富民路子就宽,步伐就快。黄码乡的塑料大棚蔬莱,为什么在短短几年之内,从不足3亩迅速发展到1.7万亩,成为致富一方农民的衣要经济支柱?读了这篇调查报告,我们应有所感受和领悟。

知识出处

淮阴日报

《淮阴日报》

出版者:淮安日报社

出版地:淮安市

1941年11月7日《人民报》改名为《淮海报》,成为中共淮海区委机关报。建国后,<<淮海报>>历经变迁。1983年5月12日,《淮海报》复刊,成为淮阴市委机关报。1987年元旦,《淮海报》更名为《淮阴日报》,200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江苏省人民政府对淮阴市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将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同年2月10日,《淮阴日报》改名为《淮安日报》。作为中共淮安市委机关报,《淮安日报》承担着向市内外传播与介绍中共淮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相关方针、政策,和宣传淮安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夺取两个文明建设辉煌成就的重任。

阅读

相关地名

黄码乡
相关地名
淮南
相关地名
淮北
相关地名